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改头换面”让人重温旧梦 和二次元“既是相遇又是重逢” 我们需要《好声音》,更需要好歌曲 《英雄儿女》这样诞生
第9版:文体新闻 2023-07-21

我们需要《好声音》,更需要好歌曲

□吴翔

最新一季的《中国好声音》7月28日将开播。12年来,每个暑假,《中国好声音》都会唱响,涌现了周深、平安、吴莫愁、袁娅维、吉克隽逸等一大批优秀歌手,让观众感叹,华夏大地藏龙卧虎,宝藏歌手层出不穷。遗憾的是,鲜有观众能说出这些好声音的代表作。华语乐坛需要好声音唤醒耳朵,更需要好歌曲萦绕心头。

“今年参加《中国好声音》最年轻的歌手已经是‘05后’了,12年来,中国歌坛总有优秀的歌手正年轻!”金磊作为总导演亲历了这十二届《好声音》学员的幕后选拔,他希望让这片舞台成为彰显青春中国蓬勃朝气的音乐嘉年华。其实,不仅是学员,就连导师的排列组合也有无数种可能。正是因为中国有着大把的金嗓子,所以才能让这档节目长盛不衰。

中国不仅不缺“好声音”,歌手的能力也越来越全面。比如今年为了让任何一种音乐类型都可以在《好声音》舞台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达,节目在“盲选”的基础上推出了“明选赛道”——学员一出场即与导师面对面,在表演过程中如果导师认为该学员不适合进入自己的战队,可以选择按键转回,如果学员表演完有一位导师没有按键转回,学员进入该导师战队,若多位导师未转回,由学员反选导师,但若四位导师全部转回,则表演即刻终止。是选择坚持传统、让导师通过纯粹的声音认识自己;还是打破束缚、直接与导师面对面,让导师在用耳朵听到自己声音的同时,还能够用眼睛看到自己所带来的舞台,这是对歌手的舞台综合实力的一次考验。

就歌手的演唱实力和节目的舞台效果而言,《好声音》是好看的。然而,好马需配好鞍,如果华语乐坛不能源源不断地推出好歌,总让这一批批“好声音”翻唱前辈的经典,难免他们心生时不我与的哀愁。在诸多关于“音乐综艺”的话题中,要原创还是要翻唱的讨论热度一直很高。歌手苏见信曾经在一档音乐节目中直言:“所有电视台都在做翻唱的歌,你要叫我们怎么进步?只有编曲在进步,只有唱功在进步,那我们的原创在哪里?”

记得10年前,《中国好声音》曾经有档兄弟节目《中国好歌曲》主推华语原创,至今人们还能哼唱《野子》的那句:“吹呀,吹呀,我的骄傲放纵!”还有《悟空》里的“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我有这变化又如何……”可惜的是,这档节目只维持了三季。毫无疑问,比起翻唱,原创真的太难了。从前,歌手和一首歌破圈的方式很多,可以发唱片,也可以通过影视剧,甚至可以通过动画片、电子游戏……现在,传播的渠道多了,音乐的原创力却大不如前。

还有比写不出歌更糟糕的吗?有!去年,有位创作型歌手说起过一些原创歌曲“原创度”太低的问题。现在,有不少号称原创歌手的音乐作品经常与一些成名作品高度吻合,这样的音乐根本不是原创音乐,而是把其他歌曲和自己的歌曲“缝合”而成,这样的歌手被称为“音乐裁缝”,他们的“伪原创”让观众对原创歌曲心生厌恶。和站在聚光灯下一夜成名不同,创作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的沉淀。

《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一届又一届好歌手不断涌现,让观众看到了歌手们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挚爱。正如刘欢所言,“没有原创,华语音乐将成为无米之炊。”原创力是为华语乐坛提供生命力的泉眼,只有源源不断的好歌曲,才不会辜负舞台上这一批批“好声音”眼神中的希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