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观清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扫码看专访
本报讯(记者 乐梦融)“笔墨军魂——汪观清军事题材作品及相关史料展”今天下午在上海市档案馆新馆开幕。展览集中展示92岁的著名画家汪观清从艺70余年来创作的300余件军事题材绘画作品,它们以艺术创作与史料档案结合,呈现人民子弟兵风范。其中,《红日》《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等连环画手稿均为首次公开展出。
本次展览不仅首次公开展出了画作原稿,还将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策展人、汪观清的外孙汪超介绍,外公曾在40年间三走长征路,60年间四画“南京路上好八连”,58年间三画雷锋。本次展览也重点展示了汪观清创作的反映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先进事迹的美术作品。
汪观清告诉记者,他的创作动力,就是向人民子弟兵学习,向老百姓学习。“我要求自己的画面艺术性和通俗性兼备,要让群众看得懂,让群众喜欢,用画面来讲故事、讲红色革命的史实,通过一次次在基层走访、对话、修改、创作,最后才铸造出有血有肉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