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智慧快餐 爷爷的冰醪糟 人行天桥上 八月乡夜 摩梭人的婚恋文化 怀旧之美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3-08-06

摩梭人的婚恋文化

陈甬沪

近日,随沪滇协作再次入滇,参观了“摩梭人非遗博物馆”,并与摩梭人阿翕打史次尔(汉名杨兴武,丽江市人社局干部),及他三个姐妹、几个外甥近距离交流。

摩梭人在滇川交界的泸沽湖繁衍千年,留下的母系社会形态、走婚文化让人好奇。

阿翕打史次尔说,摩梭人的走婚,并非导游口中“知母不知父”的无聊之说。他们族群以祖母(日都达补)为大,舅舅(阿乌)则是家族的支撑柱,家族经营、骡马生意、节庆及婚丧嫁娶等都由舅舅主持。

摩梭人婚姻大致有三种形态:

一是异居婚。即男女阿夏(摩梭语指情侣),在日常交往中产生感情后,男方会托人向女方提亲,经祖母及家族允许,双方择日聚餐,定下“走婚”日期,否则女子不会打开自己的“花楼”。比如阿翕打史次尔的姐姐就是异居婚,“走婚”后,姐姐仍留“娘家”,姐夫仍在“自家”,小孩也由娘家抚养,姐夫则常来帮姐姐干活或送东西等。

二是同居婚。阿夏定情后,或居男家,或入女家,主要视双方具体情况而定。比如阿翕打史次尔的妹夫入住他家(犹如汉族的入赘)。他坦言,在当地,这种婚姻不能终老的比例反而比“异居婚”多,也许是因为“距离产生美”吧,但双方离异时一般没有财产纠纷,好聚好散。

三是小家庭婚。阿夏自立门户,或因家族太庞大,或因工作而客居他乡。

古老的婚姻形态现今如何?村官阿七尼玛次尔说,异婚居、同居婚包括小家庭婚目前呈“混合型”状态。比如他有个舅舅最早为异居婚(定情)、经历了同居婚(共同生活),如今是小家庭婚,当然舅妈始终如一。而他自己的异婚居(在妻家有花楼),也算同居婚(祖母给他置办了独立的房屋),如今他在镇上也购买了自己的新房。

村官阿七尼玛次尔表示,摩梭人婚姻有诸多优点,比如,家庭关系简单,没有婆媳、妯娌间的琐事;又比如,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再比如,婚姻自由,没有彩礼等烦恼。当然,他再三强调,摩梭人将父亲的甥辈和舅舅的子女作为“亲兄弟姐妹”,没有“表、堂”之说,且族群的风俗,避免了近亲通婚。

泸沽湖的短暂时光,吃住在摩梭人家,很难说对当地婚姻文化了如指掌,但澄清了有关阿夏婚姻的“不实之说”。同时,我对摩梭人男耕女织的“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关联到中华民族优秀技艺技能的传承,也关系到新时代创业带动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乡村振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