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1日 星期日
重走玉山雅集的文化足迹
第12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3-09-02
置我当于丘壑间:

重走玉山雅集的文化足迹

程小清 岁朝清供

李晓东渔庄雅集

陶敏荣 蟹肥菊黄

陶敏荣 东山枇杷

陈洪大临溪抚琴

宋玉麟 松鼠樱桃

温瑛 案上茗香暖

孙君良梧竹幽居

◆利维

近期,《宴·乐:玉山雅集特展(第二回)》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元末诞生于昆山巴城的“玉山雅集”,是元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创作最多的诗文雅集,依山傍水、吟诗作画的雅集背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追根溯源,“玉山雅集”也是江南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化缩影和见证。书画是一个载体,承托这一载体的是所有人类的精神追求,回溯古人,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创新。——编者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知名的文人聚会,如东晋的兰亭雅集,主角是王羲之;北宋的西园雅集,主角是苏轼;还有元末的玉山雅集,即江苏昆山顾瑛在其玉山草堂组织的文人聚会。玉山雅集——这些元末文人之间频繁交酬的文化盛宴,从元至正八年(1348)始鼎盛,到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据吴后逐渐衰退,直至可考的最后一次发生在至正二十年(1360)。这十余年中,顾瑛组织大小雅集近八十次,除了至正十三年(1353)未有记载,平均每年有近六次雅集,参与人数超过百人,留下的诗画更是不计其数,在传统文人雅集的记载上亦属罕有。

志趣相投的怡情游戏

这位好客的中心人物,叫作顾瑛(1310-1369),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今属江苏)人。家业富有,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潜心读书,学识广博。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以家产付其子元臣,筑玉山草堂,园林、声伎之盛,名闻东南。四方名士皆为常客,诗酒唱和,风流儒雅,著称一时。元亡后,因其子元臣为元故官,便举家迁往临濠,有《玉山璞稿》《玉山逸稿》等传世。

看得出来,顾瑛这个人最大的三个特征,就是有钱、爱好风雅,又喜欢社交。他早年行商,业余时间精于音律,是昆山腔的创始人之一,最初就以声伎之优结交朋友,后来也喜购古书名画、彝鼎珍玩,亦能自辨瑕瑜,也就与吴门文人都有了频繁来往。朋友圈核心人物包括杨维桢、柯九思、郑元祐、张雨、袁子英、王冕、倪瓒、郭翼等。过了四十岁,顾瑛把家业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弃商从儒,在昆山西郊扩建玉山草堂,也就有了组织雅集的客观条件。玉山雅集吸引了一大批江南文人前来交流诗文书画,对明清江南文化的塑造和发展起到极大作用。

文人雅集的“运作模式”,与古人结社有类有异,类在于皆是同道者聚,异在于雅集很少是刻意为之。譬如元至正八年二月十九日,顾瑛在玉山草堂即兴搞了一次雅集,主人不但提供宽阔雅致的场所,更仆从治酒,兼奉肴核,就是准备大量酒食,却也不影响中心主题,大家以杜甫诗句“爱汝玉山草堂静”七字分韵赋。现场七人中,有五人作出了诗,其余两位没能写出来,各罚酒一杯。活动结束后,顾瑛请画家张渥创作了《玉山雅集图》,还让杨维桢写了带有序文性质的《雅集志》。

可以说,这样的活动很少带有应酬性质,反而是三五同好,以文会友,以艺会友,畅叙友情。这也点明了文人雅集的重要属性,首先以志趣相投为基础,其次,活动形式一定要放松愉悦,带有明显即兴休闲的主题,甚至兼带怡情游戏的属性。

诗书画交游的最佳范式

传统雅集的人文底蕴,就是苏轼说的“人间有味是清欢”。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是活动的文化内核,更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写照。这方面顾瑛本人在《题钱舜举浮玉山居图》一诗中说得相当明白:“无官落得一身闲,置我当于丘壑间。便欲松根结茅屋,清秋采菊看南山。”

从这些诗文不难看出,元代的江南文人自感难以把握其漂泊不定的人生境遇,更愿意用诗书画酒的频繁酬唱寻求寄托,顾瑛的玉山雅集就是标志性的符号,成为一处恒久不变的、等候志趣相投的文人随时回归的“心灵桃花源”。这种因缘际会的雅集因为发生在昆山,自然对后世地域文化产生影响。文人或是因密切交往而形成相近旨趣,或是在书画鉴赏上同频同调而彼此唱和,并非从元代始有。唐宋以来发生在江南地区的如此规模盛大的文人聚会,让江南文化形成了一次迭代更新。

相较过去,元代文人更强调通过诗书画表现自我,流露个人主体意识,追求个性解放,且充分接纳个人的不同特点。诸如以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为代表的元四家,皆主张顺其自然,抒发人的自然天性,强调情感与情绪的孤怪崛奇。绝大多数玉山雅集的参与者,不仅是文人、曲家、书家和画家,也是商人和市民阶层的成员,在他们离世时,皆已是明初,与昔日相比,社会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更多样,文人阶层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也更活跃自由。元末发生在昆山的那波风雅余韵,对促进明清江南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玉山雅集中那些独抒性灵的酬唱作品,可视作是明代中期以后文人雅趣文化与市井文化融合的前奏。

雅集的存在,更蕴含着传统文人对自然、社会及生命的一种终极看法。玉山雅集呈现出人与人通过诗书画交游的最佳范式,亲近交酬却不利用,闲情游戏却无规则,唱和相伴却无拘缚。好比一幅绝佳的书画作品,自有一股流动神气,充溢于虚空留白之间,打破刻板和僵化,最终形成飘逸灵动的艺术妙境。

江南艺术的关键拼图

一幅书画是这样,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也一样。不同对象间需要一股流动的气,才能贯通、灵动、逸趣。玉山雅集为后世江南文人树立了一个典型,人与人之间,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同样可以营造一种有呼有吸的气,让灵动自由的气息在不同对象之间流动。于书画而言,那股气是画的生命;于地区和城市而言,轻松、活泼、自由的艺术交流,同样是为了获得那股流动的气脉和文脉,这也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文化生命。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观中,书画是文人心性自我陶冶和愉悦的载体,是艺术个性及个体精神的投射,也最能呈现一个地方的诗意气息。一座城市可看作一种文化符号,人的个性是组成这个符号的要素。城市可能会被改造、变迁甚至消失,但记录人之个性的文化符号,却能将时间和空间凝固。玉山雅集的书画、文字和遗物,几乎总与一群江南地区的文人密切相关。人们只要想起这座城市,就能看到江南文脉的不息流淌,这块土地上曾有一群好玩的文人,虽然他们只是创造了历史的一小部分,却是形成近现代江南艺术文化视域的关键拼图。

像兰亭雅集、西园雅集一样,玉山雅集也将文化与时空形成完整坐标。以雅为诉求,以集为形态,今人对话古人,当下对话未来,最终品味不同艺术的差异与共性,获得心灵交流的自在与畅快。借助玉山雅集的精神内核,人与人能在一种空间中自由地往来交流,这一空间在元代呈现的是文人的书斋和园林,在现代则是画廊和艺术馆;它不仅是一个有功能的场合,更是文人整个真实生命所栖居的场所。

我们思考如何重走玉山雅集的文化足迹,也是在阐发对江南传统文化的诠释与解构、传承与创新、反思与默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