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天宝)今天上午9时,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正式开幕,论坛主题为“开放、合作、创新——共建全球航运新格局”。全球航运相关领域的国际组织代表、企业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学者等齐聚上海,搭建国际航运前沿、热点问题交流平台,分享经验成果并推动互利合作。
开幕式上,全球航运界领军企业和重要机构代表共同发布了10余项重点围绕创新发展和开放合作两个方面的新成果,体现了一年来各方在推动航运事业进步中作出的积极努力。作为重要成果之一的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集运MaaS)1.0正式上线。MaaS系统解决了集装箱运输环节中存在的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部门的信息不透明问题,它做到了对港航数据查询的全打通,主要体现了“4个一”——一门式查询、一站式服务、一单式协同和一体化赋能。港航纵横(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越表示,在整个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打通了上海市交通委、上港集团和多个企业之间的数据,底层使用了区块链的技术,同时在呈现方式上也使用了现在最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
空港方面,今年1至8月,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共完成航班起降44.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128.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9.3万吨,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75%和93%。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自2017年12月开港,通过不断系统迭代以及功能完善,目前整个洋山四期码头已经进入成熟运作阶段。2022年,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产能已经突破了该码头设计的630万标准箱,全年完成了集装箱吞吐量635万标准箱。同时,集团还将成熟的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解决方案在母港之外的新建项目中进行了一系列推广,比如在以色列的海法新港以及在江苏的沪通集装箱码头。
接下来,港口自动化还有“大动作”,一方面是在新建项目当中,继续扩大自动化码头建设规模,比如正在改造中的罗泾一期码头,以及洋山北侧码头,都将按照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并扩大规模。另一方面,还将有序实施现有传统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上海港集装箱自动化作业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