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琪
人的一辈子要活着有意义,取决于自我管理,其中对时间的管理堪称难题。时间即生命,成功的人生可以活出别人几辈子的快乐、成就和经历,其中的诀窍取决于对时间的管理。如何认定时间的价值呢?
有种说法,0.1秒决定了短跑冠军,1秒之内决定了灾难面前的生死时速,1分钟的懊悔可能是错过了一次航班,1小时的表现可以获取心仪女孩的芳心,如要做成一件像样的事,没有一年半载难以实现。上述种种足以说明了时间的价值。
时间的另一面也会令人烦恼。林语堂曾说过,如果你想一天不得安宁,在家请客吃饭。一年不得安宁,造房装修……可见时间也是把双刃剑。分配时间的得心应手在于规划,相反对时间的麻木和无动于衷无疑是浪费生命。人不知所措时,经常以忙碌填满日程,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和自然。一旦这种日子停摆下来,很多人会魂不守舍一样地茫然。规划是目标与践行,设定目标更多的是选择,选择意味着放弃,集中精力做成你最重要的事。简单予人力量,舍弃不重要的事,才有精力做更重要的事。
能短时间结束“无奈”的人确实厉害,很多人把财务自由放在第一位,似乎只要有了钱,一切“无奈”可以清零。实际上,对时间的最大考验是“自由”和“选择”,而面对选择,大多数人都懊悔错过。所以对时间的规划最重要的是你要的是什么,静下心来,从一而终,成为时间的主人。
人不能为所欲为,目标太大,做梦尚可,醒来发现,世界之大不可穷尽。志大才疏,往往是失败者的通病。假如每天有一半时间如愿所用,每天一个小目标,慢工出细活,耗时越久,则日积月累,获得感越大。反之,那些图一时之快的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同是去了一趟洗手间而已。
那些惜时如命的人大都好命。一是充实,二是所有的时间投入都是播种和生长的过程,只要方向正确,时间则是最好的滋养。丰富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抹去容颜上的皱纹,宛如时光倒流,及人所不及。惜时如命最好不是躺在重症病床上的觉悟,紧迫感不等同于使命感。“身前了浮事、身后不虚名”,紧迫感令人焦虑,而真正的美好时光大多是从容状态下的产物。赋予自己使命感的人往往更具有与人分享或共享的情怀,惜时如命并不是拒人门外,而是闭门造车,总有一天,当他打开自己的那扇门时会更显光芒。
大多数人对时间的感觉忙时快、闲时慢,聚精会神时,时光飞逝;无所事事时,打发时间。另一种说法,快乐一瞬间,痛苦如度年。实际上,时间用在不同场景中都是一种主观感受,好与坏、长与短,不仅在于你的规划和爱惜,更取决于你的精力和体验。
时间去哪了?除了因不断丰富的物质生产而耗时增加之外,在乎于人的精力充沛与否。那种机械化重复的单调日子丧失了活力,相反,保持精力充沛才会让时间充满丰富感。例如,旅行中高密度的场景转换、学习中多门课程的交替、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等都会增加对时间的感受。
人的这一生,饱满丰富与否,取决于所执着的事、往来的人、见识的世界、品过的滋味。所谓厚德载物,是在你这一生的时间容量中、或在那看似透明的万花筒中,装了多少精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