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金山区花开海上生态园内200亩向日葵竞相盛放,吸引众多市民游客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2023年中秋国庆喜相逢,更多市民游客走出家门,体验美好生活。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中秋国庆假日本市共接待游客2129.67万人次。据上海银联统计测算,中秋国庆假日期间,上海地区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为292.38亿元。上海文旅市场正全面加速复苏,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并致力于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
“新消费”引领时尚
“文旅+”“+文旅”业态融合助推各类假日新体验、新玩法推陈出新,科技创新文旅项目为假日注入新活力。《消失的法老》假日预订率超过90%,10月1日创下客流量新高。《风起洛阳》《火星营救》《昆仑迷宫》等元宇宙体验项目亦是一票难求。一批文旅融合新型消费项目迎来客流高峰,黄浦江游览国庆主题航班成为新亮点,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假日上座率超过90%,新推出的音乐航线班班售罄。体现上海文旅综合性的枢纽型度假区增势强劲,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海昌海洋公园等有较强IP属性、带有主题的度假产品广受欢迎。崇明亲子游、露营游等旅游项目持续保持热度,高质量陪伴、沉浸式体验愈发受到游客青睐,区域内中高端酒店、民宿入住率超过七成。
“节展赛”重装回归
长假期间,上海文旅抢抓节展赛事重装归来良机,用足金秋时节重大盛事虹吸效应。“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奉贤旅游风筝会等上海旅游节经典品牌活动迭代升级,携手市民游客重温记忆中的难忘画面。上海网球大师杯、国际滑联2023上海超级杯等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让体育迷为之雀跃。文博美展好剧假日供应充足,上海博物馆举办“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上海历史博物馆举办“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展”,闵行博物馆举办万历文物特展。
“国潮风”点亮假日
围绕中秋佳节蕴含的民俗民风,一系列颇具仪式感的国潮游园类活动竞相举办,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徐汇区经典活动唐韵中秋举办两天迎来20万名游客;今潮8弄“月漾诗华”中秋灯会携手朱敬一与知名设计团队弗爱设计联袂推出“月漾诗华”系列书法艺术装置;虹口区创新打造“国潮四季”2023年中秋系列活动;古猗园举办南翔国潮大会;朱泾古镇推出2023朱泾花灯文化旅游节。品牌综艺《朤月东方·中秋奇遇夜》在9月30日首播后揽获全网热搜112个,话题阅读量超过5.5亿次。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