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克罗地亚十六湖船码头 低调的秋雨 请勿“老”不离嘴 “少壮不努力”别解 唐家湾片刻 手绢带好了吗 “谢晋片场”里的六个“瞬间”
第16版:夜光杯 2023-10-18

“谢晋片场”里的六个“瞬间”

西坡

2023年8月21日“夜光杯”刊登沈贻炜先生《谢晋的盛誉和苦恼》一文,让我猛然想起:今年是谢导诞辰100周年,而他下世迄今也有整整15年了。

我看到为沈先生大作(微信版)所配的一张照片,其说明文字写着“上虞谢家塘的谢晋电影艺术纪念馆”,感到十分亲切——那个地方正是我去过的。不过,几乎所有人都把它叫作“谢晋片场”——确实,这座集创意场景打卡、升级消费秀场、时尚博物体验于一身的馆所大门上方,明白无误地挂着“谢晋片场”的招牌。我猜想,“谢晋电影艺术纪念馆”,可能是个比较官方的名称。

片场,一般指演员演戏、拍摄影视剧的地方。上虞方面把一幢旧粮仓进行改建并冠以“谢晋片场”之名,可见“谢晋”两字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分量。

“谢晋片场”收藏、展示了1800多件拍片道具。不过,谢晋很少拍都市家庭剧,而以野外取景为主;他拍的最后一部影片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片场里的“谢晋元素”最为突出的部分,是反映谢晋85年人生历程的85帧照片,被赫然陈列在一堵墙上。当中有六个“瞬间”,令我感慨不已。

第一帧:谢晋穿着摄影服,在家乡的一排排酒坛前,一边开怀大笑,一边用右手做了一个好似“向前,向前,向前”的动作,活脱一个赤子模样。

坊间传闻,谢晋好酒,导致几个孩子不同程度智力障碍。我以为,“势所必至”不能定——好酒者众多,最终遭际未必一如谢晋;“理所当然”未可否——谢晋曾对贪杯后果有过自我检讨。欢乐英雄和悲情人物集于一身,那是热爱他的观众最能理解而又最为遗憾的。

第二帧:谢晋与儿子老四一起吃馄饨。

画面中谢晋好像在谆谆叮嘱老四什么,而老四似听未听,注意力集中在碗里……舐犊情深,令人动容。谢晋说过:“智障并不是傻子,他们也有自己感情的表达方式,每次我回家,老四都会给我提前放好拖鞋。”他认为,自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对孩子就有责任。

第三帧:谢塘家院中,谢晋兴致勃勃地与儿子踢球。

这帧与第二帧合在一起,完成了身心疲惫不堪的父亲对于智障孩子身心两个方面给予足够关切的拼图。无须过多渲染,一个负责任家长的形象,呼之欲出。

第四帧:谢晋在老家灶间下厨。

许广平生日,鲁迅送给爱人《芥子园画谱》一套并赋诗一首:“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寄画图娱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谢晋如果复制迅翁的“套路”,完全可以在他的影片拷贝上写上“献给……”,可那就不是谢晋了。时空已经转换,江湖有言:“为爱的人下厨房,是对爱的最好致敬。”谢晋深谙其道,身处文艺界而显出最不文艺的一面,不能不说,中国传统伦理在谢晋身上烙下深刻印记。

第五帧:谢晋携合作过的演员刘晓庆、祝希娟、卢燕、朱旭、吕晓禾、徐松子等回上虞参加活动。

那些名角儿千里迢迢聚集于一个陌生小地方并为之站台,不看谢晋面子便能相约欣然前往?开玩笑嘛!谢晋的号召力及他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不言而喻了吧。

第六帧:“游子回故乡,父老乡亲夹道欢迎”。

那是“谢晋片场”为照片写的文案。其实,说“夹道欢迎”,远远不够——此时此刻,屋顶上可都站满了人啊!乡人用“粗暴”的方式迎接乡贤凯旋,说明他们非常了解“谢晋”二字意味着什么。被周氏兄弟推崇的明末王思任有句非常经典的话:“夫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也。”同时,这里的人,还非常注重弘扬教化人心的精神力量,包括如何敬重、爱惜从家乡走出去的“英雄”(郁达夫:“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听说,当地政府为征购“谢晋故居”的“尺寸”引发过争议,最终以较大的溢价拿下。他们有个共识:不管如今还是将来,谢晋对于上虞的价值,无法用钱估量。

谢晋生在上虞,幸;上虞拥有谢晋,幸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