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丹)今迎冬至,真正的寒冬已至。申城今天继续天寒地冻,水滴成冰,气温更是没有最冷只有更冷!早晨,全市气温冰下走,市区徐家汇站最低气温-5.1℃,突破50年以来当日历史极值,郊区的最低气温基本都在-7℃到-5℃之间,其中,最冷的是崇明,最低气温跌破-7℃。截至上午,低温黄色预警信号高悬,上海市气象局也继续维持寒潮Ⅳ级应急响应,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开展更加高效、更具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此时,阳光藏进夜的怀抱,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暗夜最长。通常,“冬至”的到来,意味着“数九寒天”正式拉开帷幕,上海也正迎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这个节气是上海全年寒潮预警最多的节气之一。今年的冬至开篇可以说是冻得发紫,“一九”冷出了“三九”“四九”的感觉。今天的太阳看似灿烂,实则是个摆设,白天气温缓慢爬升到1℃左右。
气象专家提醒,未来两三天气温仍然持续低迷。据预报,双休日上海最低气温仍在冰点以下,白天气温开始缓慢回升,周日的最高气温会回升到7℃附近,但是郊野的气温比城区更低,冬至祭扫出行还是要多注意保暖。下周,上海天气晴好,下周二起白天最高气温将超过10℃,寒冷体感将有所缓解。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古老的一个。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因此,它不仅是最早确定下来的节气之一,更被排在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被称为“亚岁”,民间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此时,上海人“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通常习惯在冬至当天吃汤圆来庆祝节气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