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图书馆里的书该“长”这样? 超出血脉联系的真情实为“善” 莫让新影像包装着“老”毛病和“旧”观念 “赋子板”唱出民生温暖 预见“沙丘” 遇见未来 “上海之春”,期待触发更多文化创新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4-03-24

图书馆里的书该“长”这样?

◆徐佳和

“选书人首先得是个书虫,有丰富的学养,能带领孩子们阅读好书。但是,他又决不能只是个书呆子,要多出来走走,以免与百姓脱节。”在《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书中,最近意外走红的选书人杨素秋引用了约翰·克顿·丹纳在《图书馆入门》中对于公共图书馆理想选书人的形象表述。

杨素秋以自己的经历写就的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感动了读者。她本是一位文学博士,十年来在高校里教授文学和美学。2020年春天起,为期一年的政府挂职工作,让她有机会进入公共阅读领域,最终,她竟然在西安市中心,搭建起一个图书馆。

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在于保留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宣传教育,培养公众阅读习惯,提高公众的阅读自觉和阅读兴趣。那么图书馆就不仅仅是砖瓦构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砖瓦构建的空间里的书籍。

什么样的书籍可以进入图书馆?或者说,图书馆的书,应该“长”什么样?

公共图书馆买书的标准是什么?杨素秋以为视障读者会需要“盲人按摩理疗技巧”,或者“乐器入门”这样的盲文书。但是,她从视障朋友那里得知,“现在最想摸的是盲文版《三体》”,“还想要摸《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你们爱看文学,我们也爱看文学,你们爱看历史,我们也爱看历史”……我们在给公共图书馆买书之前,是否至少对周边居民的阅读喜好做过调查?

碑林区图书馆没有独立的楼体,位于商场的地下,除去装修款外,杨素秋手中尚有100万元的购书经费。书商纷纷涌入杨素秋的办公室,给她递上名片,但他们列出的书目,却让她瞠目结舌。大量情感鸡汤类图书和长篇小说,书评网站查无此书;经典著作和优质出版社往往被绕开和剔除……

上网搜索畅销书榜单,甄别注释者和译者、敲定译本……但是,区图书馆的书目选择,绝不应该仅仅出自一位文学博士的视角、倾向和趣味。于是,她请了50位朋友一起帮她丰富、扩充、调整书目,其中有摄影师、武侠作家、科研工作者等社会各界人士。

这就涉及下一个问题——图书馆如何挑选满足大家需求的书目?图书馆有它的考核标准,最小面积、最低藏书数量等,但是数字的量化,无法衡量“这个图书馆的书籍好不好,有没有满足当地民众的需求”。碑林区图书馆的漫画区域相对更大。第一批是畅销漫画书。咖啡馆是漫画迷的聚集地。进第二批书时,她去了一个咖啡馆与一位素不相识的漫画迷聊了起来。她还通过熟人请教青年漫画家,没想到看起来十分内向的他因为“被看到”还欣然同意见面聊。他给碑林区图书馆一口气开了有50多种漫画的书目。正是这些“埋伏”在各行各业中的人,突破了个人认知的偏狭。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