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2天的欧盟峰会2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结束,为乌克兰提供更多军援和提升欧洲国防能力是峰会的焦点议题。然而,各方未能就如何为这两项事宜筹备资金达成一致意见。分析人士指出,援乌和国防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欧洲国家间的矛盾,同时可能令欧洲更难以走出当前的安全困境。
军援问题有争议
峰会公报说,乌克兰急需防空系统、弹药和导弹,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加快并加大力度,向乌克兰提供“一切必要的军援”。欧盟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310亿欧元军援,今年计划再提供200亿欧元军援。
但是欧盟内部对此并非意见一致。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均表示,军援乌克兰无助于解决当前危机。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峰会召开前直言,此次峰会将重点讨论的不是乌克兰如何获得和平,而是如何获得武器。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扬奥贝里说,过去两年欧盟打破了自己设定的所有限制,外交思维不复存在,只剩军事思维。如此下去,通过谈判解决乌克兰危机将越来越不可能。
“钱从哪来”谈不拢
除了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外,欧盟还在寻求促进欧洲国防工业的办法,包括推动欧洲投资银行对防务企业的贷款政策更加灵活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峰会开幕致辞中,对欧盟成员国在乌克兰危机升级后已增加1000亿欧元国防支出表示赞赏,称必须继续加强欧洲国防工业。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发文称,欧盟成员国应作好防御准备,转向“战时经济”。
至于军援乌克兰和提升自身国防能力的资金从何而来,欧盟委员会提议,将俄罗斯在欧洲被冻结资产产生的收益用于支持乌克兰,其中90%资金通过欧洲和平基金框架对乌提供军援,10%用于乌克兰重建。
冯德莱恩在峰会上催促欧盟国家领导人尽快达成一致,但欧盟成员国存在分歧。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担心提供更多武器会导致俄乌冲突升级,而奥地利、马耳他和爱尔兰等国法律不允许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武器。
另一个筹备资金的方案是发行欧盟共同国防债券。法国、波兰、爱沙尼亚等国对此表示支持,但财政上持谨慎态度的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都不赞成。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分歧体现出所谓“战时经济”观点并非欧洲各国共识,一些国家担心这会威胁到欧洲的社会模式,认为增加国防支出将迫使欧洲国家减少民生支出。
新华社记者 付一鸣 张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