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帆”浦江巡游吸引众多市民观看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在浦江两岸美景的映衬下,帆船的白、天空的蓝和黄浦江的金,为上海带来别样的风景。风起上海,扬帆海上,昨天下午,15艘J80帆船、8艘ILCA6帆船和3艘双体帆船在黄浦江上启航,标志着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正式开幕。
“上帆”,一呼百应,吴敏霞、钟天使、乐靖宜等上海的体育明星,当上了荣誉船长;世锦赛冠军、帆船爱好者,从四面八方赶来,竞逐申城;市民在“上海乐帆天”赛事村争相打卡……“上帆”,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从独乐乐到众乐乐
作为荣誉船长、登上J80帆船之前,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游泳冠军乐靖宜在赛事村里逛了逛。“游泳,其实是很孤独的。潜水,也是个人项目,虽然有潜伴,但在水下只能打手势。”而帆船,带给乐靖宜更特别的感受。
在深圳大亚湾,乐靖宜经营着一家水上运动中心,她本人已经尝试过包括桨板、皮划艇、动力冲浪板等各式各样的水上项目。近一年来,她迷上了大帆船。“拉帆、掌舵,大家配合到一起,才能乘风破浪。”乐靖宜说,“我喜欢体验其中的团队精神。”而昨天,当她跟着船员们一同升帆,油然而生的还有一种城市自豪感。
“帆船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我的生活方式。”激光雷迪尔级(现ILCA6级)世锦赛冠军张东霜昨天作为运动员代表宣誓,从竞技小帆船到多人龙骨船,帆船已经完完全全融入张东霜的生活。
在张东霜20多年的帆船生涯中,“上帆”无疑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在ILCA6级的参赛选手中,不少都是张东霜在国际赛场的老朋友。驾驶J80级大帆船,在家乡滴水湖和国内外好手过招,从“上帆”启航,张东霜希望今年能参加更多的大帆船赛事,“我会继续参加ILCA6级的比赛,为上海队争光,同时我也参与和推广大帆船。大小帆船的训练,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从上海杯到“三上”品牌
1873年,为纪念上海开埠30周年,在沪经商的英国人在黄浦江上举办了“上海杯”帆船赛,召集了来自6个国家的6条帆船参赛。这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帆船比赛,也是现代帆船运动在中国有记载的“第一次”。2024年的春天,有着百年帆船历史沉淀的上海,以“上帆”赛事再启时代风潮。
“阔别151年,黄浦江上再见点点帆星,越来越多的国人投入帆船运动,更多国际好手来到上海参赛,我为这座城市的体育发展感到自豪。”乐靖宜如是感慨。
上海帆船公开赛,究竟是一场怎样盛大的帆船赛事?
这是一场城市景观赛事。黄浦江从上海中心穿流而过,背靠上海城市地标性水域,“上帆”孕育而生。
这是一场自主IP赛事。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介绍,“对标国际知名帆船赛事,本届‘上帆’旨在打造一场兼具专业竞技性和公众参与度,同时吸引全球知名品牌注目的国际帆船赛事。”
这是一个彰显城市形象、传递城市精神的平台,上海帆船公开赛将与“用脚步丈量城市精彩”的上海马拉松和以赛艇为载体,生动展现苏州河治理成效的上海赛艇公开赛并肩,展“三上”品牌之力,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添砖加瓦。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