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野菊味苦  清热明目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海棠真的无香?
第4版:新民手绘 2024-04-04
养生

野菊味苦 清热明目

戴佳嘉 绘

清明,有扫墓踏青、菊寄哀思的习俗,其中与中医药文化也有着紧密联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徐熠表示,清明前后服用野菊花,对于因肝气郁结引起的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等不适症状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徐熠介绍,叫菊的植物品种很多,入口尝味,古人粗略分为两类——甘菊与苦薏,二者皆可入药。甘菊就是后世大家所熟知的菊花,入药的有白菊和黄菊;苦薏则是后世所称的野菊花。

“野菊花入药最早则见于《神农本草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徐熠推荐了几款野菊花的使用小妙方——

1.野菊花茶:野菊花适量用沸水冲泡,可制成野菊花茶。可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蜂蜜或枸杞、山楂、桑叶、金银花等食材,以增强口感和药效。此茶色香味俱全,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明目的功效。

2.野菊炒鸡蛋:把大蒜、干辣椒、葱白爆香,放入野菊中火翻炒2分钟,加入鸡蛋和葱,翻炒半分钟。可清肝经热毒,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3.野菊花枕:野菊花阴干后,与川芎、丹皮、白芷等药材混合均匀,装入枕套内,就可以制成一个具有清热去火、防感冒等功效的野菊花枕头。

徐熠也指出,野菊花性微寒,常人长期服用或用量过大,可能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大便稀烂等胃肠道反应,因此脾胃虚寒者及孕妇不宜服用。在食用或药用野菊花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本报记者 郜阳

野菊花

野菊花味苦、辛,微寒。归肝、心经。能够清热解毒,泻火平肝,适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现代研究表明,野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此外野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