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舰退役仪式
长征一号核潜艇下水镜头
青岛少年儿童在退役护卫舰上进行旗语表演
银川舰执行过多次重大战备任务
李鹏
经过艰苦奋斗,人民海军已成为世界上平均舰龄最年轻的海军。由于新式舰艇加速入列,曾经叱咤风云的“老前辈”们也纷纷卸甲归隐,幸运的是,许多状态不错的舰艇退役不退休,化身国防教育展陈器材。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百余艘退役舰艇遍布全国各地,为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吸引青年献身海军发挥巨大作用。
国产驱逐舰排头兵
济南舰是第一代051型国产导弹驱逐舰的首舰,开创了中国大中型水面舰艇设计建造的先河,在人民海军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济南舰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开发,1971年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2007年11月13日,这艘具有光辉研究意义的驱逐舰,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和保密改装后正式退役,进入青岛海军博物馆。济南舰服役长达36年,完成1000多项实验任务,为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海军国防现代化装备试验的开路先锋”。
济南舰的设计历程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本来试图直接仿制苏联的056型驱逐舰,然而好景不长,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来华全部专家,国产驱逐舰项目一度搁置。中央军委认为研制国产驱逐舰的技术并非一日之功,决定先行研制主机、主炮、舰用炮弹与舰体所需的特殊钢材。直到1968年“三五”计划开始,导弹驱逐舰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并于次年正式得到中央军委批准,国家开始051型舰的研制工作。
051型首舰济南舰满载排水量为3800吨,全长132米,主桅高29米,其主要的武器装备包括双联装130毫米高平两用舰炮2座、25毫米高炮4座、三联装舰舰导弹发射架2座,并配备声呐、雷达、通信设备及武器指挥控制系统。这艘军舰的设备都是国内自行开发与研制,共计使用原材料700多种、配套设备1000多项,仅为舰艇而新研制的设备就有100余种,由国内上百家工厂和研究所联合研制。
济南舰的赫赫战功获得国家的肯定和高度关注。1973年,叶剑英元帅亲自登上济南舰观看导弹试射,叶帅将济南舰四发四中的好成绩报告给周恩来总理,并建议将其进行定型、配套,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051型驱逐舰才得以完成定型转入批量建造。
1979年,邓小平同志登上了济南舰,提笔写下“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这十八个大字,激励海军将士们为中国海军走向世界一流而努力。
长征艇的不朽航迹
长征一号艇是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央呈送关于开展核潜艇研制的绝密报告。毛泽东主席很快圈阅批准,一支年轻的潜艇核动力设计团队随即建立起来,拉开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序幕。
首批核潜艇研制人员集结了各行各业专家共29名,其中包括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和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们手中仅有的资料是两张模糊不清的核潜艇照片以及从海外带回来的儿童航模潜艇玩具。在全国大力协同下,随后共有26个省级行政单位1200多个单位的科技人员、工人、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共计8000多人先后参加了攻关会战,为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1968年11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401艇开工建造,并于1970年12月26日下水,舷号为“401”。同时陆上模式反应堆也于4月28日安装完毕,在8月28日反应堆达到设计额定功率,标志着核动力装置的初步胜利。1974年8月1日,401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长征一号艇服役后,一边提高装备的可靠性,一边参加各种战术训练,创造了水下航行90天的世界纪录。长征一号艇在2000年退役,经过去辐射处理后,2016年10月入驻青岛海军博物馆码头,经过内部修整后在2017年4月24日向公众开放公开展示。长征一号艇开创了中国核潜艇发展事业,随着新一代核潜艇陆续服役,有力地壮大了中国海军的水下战斗力量。
“驶进”西北内陆
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的银川,远离中国海岸线近2000公里,即便是在这里,退役的海军舰艇仍然找到发挥自身价值的一席之地。济南舰的姊妹舰银川舰和035型潜艇361艇,在退役后通过分解运输,再重新组装的形式扎根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为了将退役舰艇安全送达军博园,运送车队将舰艇拆解切割成若干分段,最大的构件重达100多吨,车队沿途经过18个城市,历时一个多月,由于部分构件超宽超高,多个市县还临时拆掉十余座收费站亭,确保车辆通行顺畅。银川舰和361艇的出现,使西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也可以零距离接触、感受和了解海军主战舰艇,通过实战装备感知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增强海防意识。
党的二十大以来,在党中央和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加速向现代化挺进。航母福建舰、大型两栖攻击舰等闪亮登场。这些新型装备是海军高技术体系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是单一舰艇装备的先进,而是海军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完整,推动人民海军战斗力实现新的跃升。习近平主席指出,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海军各个阶段的退役舰艇反映出中国海军在技术上从弱到强,从追赶领先到并驾齐驱乃至有所超越的奋斗精神,并激励着新时代中国海军现代化原始创新,把海军的创新思维转化为不断涌现的高技术成果,以超常手段促进颠覆性高技术的发展,牢牢把握海军高技术竞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