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患者术后已无瘤生存十四个月 9年累计治疗出院患者6796例 思源二号“单飞”探月发回首张图像 上海科研团队开发新型光学“硅”芯片
第7版:上海新闻 2024-05-09

9年累计治疗出院患者6796例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可收治病种扩展至近50种

昨天,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迎来开业九周年。9年来,医院持续增加优质粒子诊疗资源供给,累计服务患者近6800例,临床疗效比肩国际同类机构先进水平。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持续优化粒子诊疗“中国方案”,年治疗量已连续3年稳超1000例,频创国际同类机构“单日、单月、年度治疗量”之最。截至5月7日,累计治疗出院患者6796例,年平均增长率达18%。其中,2023年治疗出院患者1090例,为开业以来最高。

目前,医院可收治病种从临床试验阶段7种扩展至近50种,临床标准规范(SOP)更新至66项(第十三版),基本覆盖国内常见恶性肿瘤。医院日前还推出国内首版质子重离子放疗患者生存报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医院在重点病种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方面,均比肩或超过国际同类机构先进水平。

目前,医院已治疗并随访不能手术的肝细胞癌118例,患者5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5%、90.2%,疗效优于日本重离子放疗,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低。来自浙江的郑先生2014年罹患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位置靠近肝门大血管,无法手术。几经辗转,郑先生来到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经过4次重离子治疗,肿瘤病灶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今年5月7日,郑先生如约返院随访,各项检查均显示良好,未见复发转移迹象。

再以鼻咽癌为例,医院已治疗并随访鼻咽癌1346例。其中,初治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91.2%,优于光子放疗的85%,且治疗期间未见3—4级口腔黏膜反应。医院在国际上首创采用单纯重离子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相较于光子放疗,患者5年生存率从不足30%提升至42.7%,鼻咽黏膜坏死发生率从40%降低至16.9%。

除重点病种外,医院在其他病种的治疗上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今年81岁的戴老伯不幸确诊软组织肉瘤,来院前已在外院接受过8次手术,面临截肢风险。经过慎重考虑,戴老伯于2018年5月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接受了重离子治疗,如今6年过去,不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肢体及功能也得以保留,且随访至今没有复发迹象。

近年来,该院持续加大前瞻性临床研究及应用支持力度,着力加强“一库一室一中心”(生物样本库、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粒子放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推进医教研深度融合。专家团队研发的旋转治疗舱、等中心旋转治疗椅、6mm脊型滤波器等辅助治疗设施不断升级优化,推动临床诊疗提质增效。

作为“沪惠保”定点医院,医院成立专属服务团队,已协助560余位参保患者办理保险理赔手续,累计获赔金额8000余万元。

此外,医院入选上海市首批国际医疗旅游试点机构,目前已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80余位患者慕名来院接受治疗,“上海重离子”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