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博文 杨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面发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昨天上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举行。
在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方面,上海着力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位居世界城市前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并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迈进,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上海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升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上海位居全球第六位。2023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再创新高,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
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方面,上海全力提升贸易枢纽功能,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和全球营运商计划,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高能级贸易平台。2023年上海口岸货物贸易总额达到10.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25.5%,占全球比重达到3.6%左右,继续保持全球城市首位。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上海增强航运枢纽资源配置功能,推进航运服务业功能升级,加快推动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新华·波罗的海航运中心指数中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三。枢纽港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排名世界第一,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成为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上海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优化完善创新生态,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一轮的科技创新集群排名当中,上海-苏州集群排名全球第五。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集聚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2件。3家在沪国家实验室高水平运行,上海光源等一批大科学设施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