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设置3—7天“消费冷静期” 广告 洗涤作坊藏身农家 煤烟呛人噪声扰民
第7版:帮侬忙 2024-05-29

洗涤作坊藏身农家 煤烟呛人噪声扰民

华新镇执法部门:14家类似作坊已停产

147号作坊原样

147号作坊被拆除 执法部门供图

洗涤作坊,夜作昼息,煤烟缭绕,污染环境。在机器隆隆的震动声中,农家院落竟悄然变身车间,违法搭建里洗涤业务搞得如火如荼。近日,有市民反映,青浦区华新镇有地下洗涤厂藏身农村自建房内,煤烟异味飘出,影响居民生活和周边环境。

搭棚自建“车间”

5月14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青浦区转交一封群众信访举报件,反映之前青浦区华新镇北新村新联147号有一家地下洗涤作坊,生产偷偷摸摸,白天不生产,夜间加班加点,即使风和日丽,周边也能闻到呛人的烧煤异味。

收到信访举报件当天,华新镇即组织监管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检查。镇安管中心(环保办)、镇水务所、排水公司(河长办)等多部门现场核查,这家加工厂(洗涤作坊)为上海顺皇清洗服务有限公司。老板租下147号农宅院落,用彩钢板搭棚,自建“车间”,主要从事酒店宾馆的毛巾、浴巾、床单清洗业务。

实际上,今年1月,北新村在常态化环保巡查过程中,就已发现新联147号及周边存在多家洗涤作坊,存在各类隐患。村委会希望几家洗涤小作坊“限期搬离”。虽经过几次约谈,但未有效制止。年后,村委会将情况上报镇环保办。2月27日,镇环保办联合安全、城管执法等多部门约谈承租人和房东,督促承租人限期搬离,并做好善后工作。该点位的洗涤小作坊实际于3月10日后停止生产,已陆续搬离部分物品,但仍有部分设备遗留。

华新镇收到环保督办件后,村委会第一时间协调房东和承租人,督促他们完成了对遗留设备的搬离,并要求立即拆除加工区域内的违法建筑,整治好周边的环境卫生。

小作坊已搬离

5月27日,记者跟随华新镇执法人员走访了位于杨家桥路的该处现场,地下洗涤小作坊已经搬离。

北新村新联147号是一栋3层高的农民自建房,在围墙和房子间是宽敞的院落,如今已被清理一空。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之前,院里竖着钢柱钢梁,顶部铺着彩钢板,“车间”内有几台大型的洗涤设备。为了提高洗涤效率和清洁度,经营者甚至架起锅炉,用煤炭烧开水,再通过管道设备,将开水引入洗涤设备中。

洗涤作坊产生的大量污水排放到哪里去了呢?执法人员介绍,此前经过多次现场检查,该作坊洗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已纳管排入污水管道。

经过调查,执法人员表示,洗涤作坊的相关经营行为已违反消防、环保等相关规定,还带来安全隐患。比如,燃煤行为有违2016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销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质量标准的煤炭……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第40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锅炉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环节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不得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而《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规定,“本市禁止新建、扩建燃用煤、重油、渣油、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的设施”。

而洗涤作坊的“彩钢板车间”,还涉嫌违法搭建,执法部门已责令其改正拆除。

健全源头治理

据执法部门今年1月排查统计,整个华新镇范围内,共有14家类似的洗涤小作坊,绝大多数为无证经营,均藏身于农民自建房内。这些洗涤小作坊环境脏乱差,洗涤方法传统,多数用煤炭烧水,使用的洗涤材料也较为劣质。截至今年4月,14家作坊已全部停止生产,并被责令搬离。

华新镇表示,将加强宣传引导,让村民认识到洗涤小作坊对村庄周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巡查和治理并举,一旦发现立即清理;对村与村、镇与镇、区与区交界的管理薄弱地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巡查,健全源头治理和末端整治措施,杜绝类似现象回潮。

本报记者 陈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