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我们的世界杯”又要来啦 把乒乓的快乐送给星星的孩子 一个拥抱  两段时空
第13版:2024欧锦赛特别报道 2024-06-19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赛周末开赛,参赛选手祝佳希望——

把乒乓的快乐送给星星的孩子

祝佳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扫码看相关报道

“本周末,我要参加全市最大的乒乓球业余比赛了,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孩子们带去一些动力。”45岁的祝佳将最后一次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球公开赛中青年组的比赛,他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为自闭症儿童做个好榜样,鼓励他们奋勇争先。

6月22日、23日,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奥运乒乓球公开赛将在上海市体育宫开幕,400名乒乓球爱好者又将在这个舞台上演一幕幕老友记。

除了备战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祝佳最近利用空余时间,频繁去黄浦区两所特殊辅读学校和一所阳光之家,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份,教特殊孩子打乒乓球,带领他们参加下月举办的上海市特奥融合乒乓球比赛。打乒乓球,不只要自己快乐,还要将快乐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祝佳的心愿。而他和特殊孩子们,有一份特别的情结。

40岁时,祝佳决定正式学打乒乓球,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入了门,还考出了中乒院业余B级乒乓球教练证书以及二级裁判员证书。上月,上海体育发布招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项目,祝佳毫不犹豫报名参加。在培训过程中,他认识了特奥赛事的协办方,于是加入了此次融合运动会的队伍。

如何走近特殊群体、了解他们,并和他们融合到一起,祝佳比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更有经验。祝佳的儿子也是一个自闭症儿童,自从祝佳开始打球,儿子也一起来到了乒乓球的世界。“我教了儿子一年,他很喜欢乒乓球。”自闭症儿童对声音很敏感,一旦超过40分贝,就会捂起自己的耳朵。一开始,祝佳的儿子也是如此。三个月后,他不再害怕。于是,祝佳手把手开始教他打球,渐渐地,乒乓球融入了他的生活。

“打乒乓球,可静可动,没有身体接触,对身体的伤害较小,很适合在特殊人群中推广。”热衷于公益的祝佳,也希望特殊孩子们都能像自己儿子一样,通过参加乒乓球运动,敞开心扉、走向社会。

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特殊孩子参加运动会,祝佳拥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学生家长,又是乒乓球爱好者,还考取了教练和裁判证书。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老朋友。他决定,带上儿子、妈妈(自己的乒乓球启蒙老师),让他们充分融入乒乓球爱好者的盛会。“我会拍点照片,回头跟其他孩子分享,鼓励他们在自己的赛场争创佳绩。”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