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光
每周末,我去女儿家吃晚餐,总喜欢听她讲外孙女思思学校里的新鲜事。“这周思思所在的年级搞了‘集市贸易’,各班自己布置‘商场’,同学将多余的学习用品和玩具互相串门交换。”思思把已读完的《安徒生童话》和同学交换了《西游记》,可同学佳佳在活动中碰上了不快事。
佳佳的母亲告诉我女儿:佳佳拿着玩具去其他班和同学交换时,发现那个教室的墙上布置了一个由一颗颗巧克力组成的爱心图案。佳佳去得晚,“爱心”的下半部分巧克力已被早去的同学拿走了一半。佳佳只得努力跳起,从上半部分摘取了一颗,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不料第二天,有同学将这件事告诉了佳佳的班主任。老师直接给佳佳的母亲发微信,要求买一颗巧克力还过去。佳佳的母亲接到电话后,十分为难,但思来想去,还是去买了一盒巧克力,取出一颗,让佳佳带去学校。那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倒是善解人意、包容宽厚,她爽朗地笑着对佳佳说:“哪用还呀,这墙上的爱心巧克力就是给你们分享的呀!你通过跳一跳的方式来取到它,是不是比你妈妈买的这颗巧克力更美味呀?”我想,此时佳佳的心情一定转阴为晴了。
听完讲述,佳佳沮丧地去还巧克力的画面在我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教师是学生远航的灯塔和灵魂工程师,教师和家长都应对孩子多点鼓励和表扬,千万不要让一些误判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我上二年级时,语文老师见我喜欢读书,放学后带我去她家,把自己书橱里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给我阅读。我读小说乐此不疲、走上了写作之路和小学时老师的鼓励,有很大的关系。
母亲最了解孩子,也应呵护好孩子。记得我女儿上幼儿园大班时,一次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本上写道:孩子在班上话很多。“话多不是孩子的缺点,是大脑发育思想活跃的必然阶段。”夫人回复了老师。那个年代的幼儿园老师乐于也善于和家长交流,以后再也没批评我女儿话多。我女儿长大后,也养成了思想活跃、善于表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