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一业一证”是中小企业的好朋友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本报记者 姚丽萍
三年前,在浦东,“一业一证”还是生面孔,如今已是众多中小企业的好朋友。
“一业一证”,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优化审批流程和集中审批程序,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而《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本身就是一个“新纪录”——市人大常委会取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授权之后出台的首部浦东新区法规,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
今天上午,首部浦东新区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提交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审议。执法检查报告透露的诸多数据引人关注:三年来,“一业一证”规定为优化营商环境究竟带来了哪些变化?
最明显 办理时间大幅缩减
大大小小的便利店,是申城生活便利化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市场活跃度、经营便利度的晴雨表。
如今,在浦东开一家便利店,需要多长时间?“目前,罗森已在上海开出了1263家门店,过去开一家店需要2—3个月,如今一个窗口办理,当场就可以办结审批手续。”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业务风险管控部副部长金烨说。
不止罗森,开一家便利店,改革前通常需要办理5张单项许可证,法定时限95个工作日,申请材料有53份,填表要素有313项;改革后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减少95%,申请材料压减至10份、减少81%,填表要素压减至98项、减少69%。企业办证负担大幅减轻,开业效率显著提高。
事实上,“一业一证”规定实施以来最突出的成效体现在办理时间的大幅缩减。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中发放专项调查问卷,有效填写人次共计8388人,49%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一业一证”规定实施以来能够当场办结,办理时间超过15日的情况占比不到5%,83%的受访者感到办理时间较以往有明显缩短;浦东新区的受访者中92%以上感到办理时间明显缩短。
与此相关,受访者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耗时更少”,占总人数比例64%以上,其次分别为“跑的次数更少”(约55%)、“需要提交的材料更简化”(约50%)、“多头填报、重复填报减少”(约40%)、“办理流程更清晰透明”(约40%)、“相关信息咨询更方便”(约10%)。
同时,问卷调查还集中询问了“一业一证”规定施行后上网办理的情况。78%的受访者表示能够实现全程网办,约2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线下辅助办理。目前,全市各区在“一业一证”办理窗口大厅配备了专门人员,辅导有“一业一证”办理需求的人员在“一网通办”上进行操作。
未来,“一业一证”高效运行,强化数据赋能,优化数据交换标准,不可或缺。“为此,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系统互联互通,率先打通各市级审批系统和各区政务服务中心综窗系统,实现数据流转高效畅通,审批服务更加智能高效。”市人大代表、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许丽萍说。
此外,建设全市统一申办系统、统一各区业务标准,也是大势所趋。“一业一证”将基于企业视角重点优化线上“一表申请”模块,提高全程网办率和用户体验度,浦东新区无疑将为优化“一业一证”办理系统持续探索创新。
最满意 多张申请表合并为一张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浦东新区法规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作出变通规定,在浦东新区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浦东新区要在“一业一证”改革试点中突破创新的要求,“一业一证”规定作了制度创新和变通。其中,实施“行业综合许可单轨制改革”,最受中小微企业青睐。
问卷调查显示,“一业一证”将多张申请表合并为一张,逾84%的受访者感到非常满意,认为需填写的申请表数量大大减少。浦东新区的受访者有91%以上感到非常满意。可见,“一业一证”并表措施,给有业务需求的企业带来了较大便利和改善。
这项制度创新,直接产生的治理效能是——将企业需要分别办理的多张单项许可证,整合为集中办理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确认经营主体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获得行业准营资格,有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即可。
以旅馆行业为例,原来需要向公安、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多个部门分头办理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0张单项许可证,“一业一证”改革后,企业只需办理一张旅馆业综合许可证。
同时,对纳入“一业一证”改革的行业,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可以实行对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和分类监管。
问卷调查显示,有61.66%的受访者表示,行业综合许可证实施后,原本需要各部门分头监管的诸多事项,现在经各部门协调采取联合监管方式,大大减少了监管次数;有50.83%的受访者认同监管扰企现象明显减少,企业应对监管的成本也相对降低;48.84%的受访者表示,借助摄像头等高科技手段,使用智慧监管方式,提高了监管效能;43.03%的受访者表示,各部门借助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系统评价企业行为,强化了企业自律;另有38.11%的受访者认可风险分级监管方式,认为这种监管方式增强了监管的准确性。
“执法检查表明,行业综合许可证的法律效力在浦东新区得到了各方认可,通过扫描行业综合许可证二维码即可查看各项许可信息,企业实现了一证营业。”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婷婷说,在日常监管执法过程中,对已取得行业综合许可证的企业,浦东新区监管部门不再要求提供单项行政许可证;经协调,行业综合许可证已纳入国家电子证照库,实现在全国有效。
最期待 扩大“一业一证”改革范围
三年来,浦东新区“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将试点行业从31个逐年扩展至58个,发出全国首张“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行业综合许可证、“现场个性化服务”化妆品制造行业综合许可证,发出乡村民宿行业综合许可证超300余张,有力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浦东新区累计发放“一证一业”行业综合许可证1万余张,全市累计发放5.7万张,平均审批时限压减近90%,申请材料压减近70%,填表要素压减超60%。经营主体对改革满意度较高,获得感明显。同时,“一业一证”改革试点行业范围和试点区域也在积极稳妥扩大,全市从25个试点行业扩展至39个,新增宠物医院、机动车清洗企业、机动车维修企业、剧本娱乐场所等14个行业。
未来,“一业一证”改革及法规实施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受访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呼声最高的建议是,不断扩大‘一业一证’改革范围,从浦东向全市推广覆盖。”市人大代表、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刘正东说。
执法检查问卷调查显示,受访者最期待“扩大‘一业一证’改革行业范围”(逾5300人,占比超过64%);其次为“优化线上操作系统”(54%)、“完善线下办理专区”(48%)、“优化事中事后监管方式”(42%)、“推进行业综合许可证在全国范围内互认通用”(41%)、“加强政策宣传引导”(36%)等。
有受访者建议,在教育培训、医疗、宠物诊疗等行业开展“一业一证”改革;持续普及“一业一证”改革,造福各行各业中小企业。此外,提高行政综合许可证在平台企业、执法检查等方面的认可度,真正惠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