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陈佳琳)昨天,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正式揭牌成立,承担审理依法管辖的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监督指导下级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审判、指导开展未成年人审判延伸等工作。
上海是中国特色现代少年司法制度的发源地,1984年10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少年犯合议庭”,40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法庭教育、社会调查、儿童权益代表人等一系列具有全国首创性的特色审判机制。
今年是上海法院首创少年审判机制40周年。揭牌成立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将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关于少年家事审判工作的新期待。
“未成年人是一类特殊的群体,未成年人保护对法治、公平、正义有着更高的要求。”市高院表示,要更新审判理念,准确把握少年审判工作的时代内涵。首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在少年审判中要坚定不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把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的理念贯穿到少年审判的各个领域,在依法履职中体现人文关怀,进而实现实质上的平等保护。同时,秉持“宽容但不纵容”立场,不能让未成年成为逃避法律制裁的借口。
本报讯(记者 屠瑜 实习生 张潇)昨天,“中国特色现代少年司法制度发源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启用仪式在长宁区人民法院举行。该基地由“少年法庭工作陈列室”“少年圆桌法庭”“宣传外廊”“家事法庭”“心理咨询室”“文化内廊”等部分组成,为长宁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再出发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