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坝上七月 几何之学链接东西 “黄鱼车”往事 人生本无最优解 吴山悠悠夏日长 上译厂还有一个杨文元
第14版:夜光杯 2024-07-25

“黄鱼车”往事

周爱民

上世纪70年代,国内商品流通难。彼时我在空军部队服役,居然替部队买到了奇货可居的上海产“黄鱼车”。

当时,我所在部队装备的还是40年代美国制造的C-46运输机。这款飞机堪称“古董”,经常要拆下故障零件送部队修理厂修理。修理厂与停机坪之间隔着滑行道、草坪和飞行跑道,无论严冬酷暑,都要靠机务人员踏“黄鱼车”(上海话三轮车俗称)绕一大圈送取。几度春秋,车用得破烂不堪。1976年建军节前夕,张大队长问我:你是上海兵,有办法买到5辆“黄鱼车”吗?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买此类东西不容易。虽然很想回上海与家人团聚,但心里没底,我也不敢贸然答应。经与家里联系,开好部队购车证明,我买了一些红枣、花生和黄花菜回沪了。当年这些紧俏货,只有过春节时,上海每户人家凭票才能买上一点。

父亲有个老同事在五金交电公司任职,看在部队需要和跟我父亲有交情的面上,他带我拿着购车证明疏通关系,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好不容易才陆续买到5辆“黄鱼车”。我赶紧打长途电话报告张大队长,他很高兴,要我设法将车先运到江湾机场仓库。

在等待部队飞机消息的日子里,我四处奔波,代战友采购上海产牙膏、洗衣粉、的确良衬衫和大白兔奶糖等。母亲说我像跑单帮似的,脸都晒黑了。一周后接到传呼电话,说部队次日有飞机到上海。那天一早,我拎着大旅行包坐上徐闵线头班车,在徐家汇换乘26路公交车到外滩,再调55路到江湾五角场,走进机场,全程足足2个半小时,衣服湿透。飞机落地后,机务人员将“黄鱼车”装进机舱。按计划,飞机在武汉王家墩机场降落。几个战友一撺掇,我们踏着空壳“黄鱼车”上了武汉市大马路。

初秋的武汉,天依然闷热,但来自农村和大山里的战友仍兴致勃勃,东张西望,一路笑声不断。突然,见路边一个老大爷坐在地上,他紧闭双眼,一旁有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我跳下车问情况,姑娘说爷爷曾中风过,要送医院去。因“黄鱼车”没有护垫板,我抱起老人坐在我腿上。一个战友奋力踏车,另一个战友跟姑娘推着车,很快到了医院。见我们衣服都湿了,姑娘边鞠躬边说:你们救了我爷爷,感谢解放军同志。

“黄鱼车”运到后在飞机维护保障中发挥了作用。如今,我的老部队装备了运-20,后勤保障设备今非昔比。关于“黄鱼车”的往事,已成了夜谈的话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