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日来,上海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目标,找准着力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教文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勇闯技术创新“无人区”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明确要求。对此,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杨珉说,面对当前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时代挑战,不仅要在信息科技领域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信息科技发展与安全两手都硬,更要在颠覆性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中勇闯“无人区”。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高峰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万经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将以智慧、远见和决心引领未来,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发展强底气,以奋进壮骨气,以斗争扬志气,为交通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筑牢百姓的健康根基
如何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要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陈跃来表示,医院力争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中医药服务的改革成果,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为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
“中国好医生”获得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夏术阶说,三中全会提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医务工作者要始终秉承以患者为本的理念,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高质量诊疗服务。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周嘉表示,当前恰逢中医药发展的好时机,也正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展身手的重要时刻。作为一名基层医务管理者,将继续带领团队做好国家针刺麻醉临床研究联盟建设,高质量推进针刺麻醉的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
找准教育民生突破口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姚黎红说,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更加突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要从百姓最关心的入学、托幼、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迎着焦点上、盯着难点攻,办好“加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中小学生免费视力筛查”“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等民生实事。
党的二十大代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蓉瑾表示,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不再局限于传统学科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多地需要具备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及跨学科综合能力。这种转变要求教育系统必须进行深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革,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同时,我们也要在保持文化特色和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数智教育发展新道路。
激发全民族文化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之一,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对此,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在畅谈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时说:“全会把文化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视。关于文化自信,着重强调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领域开展工作。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人才梯队,我们戏曲人深感责任重大。”她表示,要大力挖掘保护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精心守护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核,为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打牢基础。在革命现实题材上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传递革命传统,反映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在推陈出新中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作品,圆满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近年来,上海杂技团推出《时空之旅》《战上海》《天山雪》等优秀作品,长演不衰。上海杂技团团长梁弘钧说,三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这一精神与“海派杂技”艺术追求高度契合,我们将不断创新演出节目,提高表演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马戏演出品牌。要积极推动“海派杂技”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打造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要求的杂技演艺平台。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更强调精神文明的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世界的丰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吴鹏宏说,文化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海各级文化馆要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卓越水平的文化馆服务体系。
提供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
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赋予的神圣使命。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马文运表示,要以高度责任感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大力开展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描绘上海新一轮改革昂扬奋进新风貌;弘扬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继续推进红色起点纪实文学创作,书写上海城市的光辉历史;加快上海文学馆建设,以文学服务大众;加大文学戏剧影视转化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打造上海国际文学交流中心,大力推进网文出海,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优秀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表示,上影是和新中国同龄的电影国企,肩负光荣使命。近年来,上影确立并贯彻“精品内容”核心战略,连续打造出红色题材、现实题材、传统文化题材的现象级影视作品。他说:“我们将以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改革,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上影新科技、新基建、新内容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本报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