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改革重在落实。中共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闭幕后一天,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一轮《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同一天,上海市发布了“新设未来产业基金”等19项政策措施。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要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需要的是敢为人先、奋力一跳。
敢为人先,勇当先锋,就是聚焦裉节难题,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拿出更多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举措,形成更多实打实的发展成果。在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政策中,上海围绕研发、临床、审评审批、应用推广、产业化落地、投融资、数据资源、国际化等关键环节,坚持全链条创新、全链条改革、全链条赋能,其中提出,支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含临港新片区)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开展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
科学谋划和整体推进“五个中心”建设,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需要在“新”赛道上奋力一跳,以科技创新引领高水平“五个中心”建设的创新力、驱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海深入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实施路径。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呼唤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统筹推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此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决定》,突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市委全会提出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到2029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35年,“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两个任务目标既对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立足上海实际,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把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子迈得更实。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奋力一跳的精气神,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正发力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