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会老友见新朋  点燃“绿茵梦”
第7版:长三角 2024-08-06

会老友见新朋 点燃“绿茵梦”

“海港—上汽”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长三角赛区开赛

南通赛区

黄山赛区

台州赛区

本报记者 黄佳琪

最近,巴黎奥运会的热浪正席卷全球。在长三角地区,一场同样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体育盛宴——2024第39届“海港-上汽”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近期开启。

作为上海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青少年足球赛事,新民晚报杯有“我们的世界杯”之称。如今,它的“朋友圈”日益壮大,2021年起走出上海,走向全国,今年设置了上海、江苏南通、浙江台州、安徽黄山、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等赛区。本月底,获得赛区各组别冠军的队伍将奔赴上海,参加全国交流赛,现场切磋,以球会友。沪苏浙皖以球为媒,促进长三角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增设新赛区 |擦亮又一金字招牌

作为晚报杯的新朋友,7月18日,江苏南通赛区正式开赛。一周内,9支青少年球队打响45场高水平足球赛。

比赛首日,南通海门珂缔缘足球俱乐部招生主任董辉站在海报前,用普通话默念“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随后又用上海话轻声重复了一遍。这位在南通扎根13年的青训教练,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对这项来自家乡的赛事充满亲切感。“我读书的时候,新民晚报杯就有了,这项赛事历史悠久。上海人对《新民晚报》都有着特殊情结,我也是跟着晚报杯一块成长起来的。”董辉感慨道。

39岁那年,董辉来到南通海门开启全新事业。然而那时,当地足球文化和资源比较匮乏,他回忆2011年刚到海门时,“这里连一块像样的足球场也没有”。如今,情况得到极大改善。以本次比赛举办地为例,赛场坐落在海门足球小镇核心区域。俯瞰小镇,多片高规格足球场次第相连,宛如绿色海洋。

南通,这座有着“教育之乡”美名的城市,如今已将足球打造成为其另一张“金字招牌”。在全国地级市中同时拥有两支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城市屈指可数,南通正是其中之一。两支职业球队——中超南通支云足球俱乐部和中乙南通海门珂缔缘足球俱乐部如同双子星,照亮这座城市的足球天空,激励青少年逐梦绿茵。

晚报杯南通赛区举办地海门区与上海市一衣带水、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上的亲近使得两地不仅在经济、文化上交流频繁,足球领域也展现出文化共鸣。“通过承办晚报杯这样历史悠久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为海门当地的孩子提供高质量赛事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沪苏两地的联动。”海门区教育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季晓锋表示,以比赛为契机,推动海门足球文化跨过长江,迈向长三角。在交流的过程中,夯实本地青少年足球体系。

今年8月底,从南通赛区脱颖而出的两支队伍,将来到上海参加全国交流赛。在季晓锋看来,这不仅是对足球小将的褒奖,还将进一步提升背后二十多组家庭对足球文化的认可度。以家庭为半径,辐射更多群体参与足球、了解足球、热爱足球,这正是晚报杯魅力所在。

“卷”出新高度 |顶住压力再次出线

“卷”,这是台州路桥队主力球员张佐喜对本届足球赛的最大感受。今年,路桥队的出线形势一直悬而未决,直到7月31日高中组最后一轮比赛结束后,他们才最终确定夺冠。“现在晚报杯比赛越来越卷了。”张佐喜说,“去年我们拿了冠军,今年比赛其他球队都是抱着冲击我们的心态,好在我们最终顶了下来。”

2006年出生的张佐喜,自小便与足球结下不解之缘。他回忆起在上一届全国交流赛中“意外”夺冠的经历,谦虚说道:“全国交流赛都是各地区最强的队伍参加,我们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打酱油’的。”然而也正是这一赛事让他开阔了眼界,更坚定了他对足球的热爱,“能够走出去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这对我未来的人生很有帮助。”

对他而言,晚报杯不仅是一场足球比赛,更是一个让他梦想起航的平台。这个暑假结束后,他即将步入高三,今年的晚报杯也将是他最后一次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期待这一次去往上海,可以认识更多来自新疆、西藏、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同龄人,切磋球技,建立友谊。”

在上一届全国交流赛中,东塍中学队和路桥足球队代表台州赛区出战,以“黑马”姿态包揽初中组和高中组冠军,并包揽两个组别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奖项。今年,张佐喜带领团队再次拿到高中组冠军,路桥队即将代表台州赛区参加8月底的全国交流赛。

这样的成绩背后,是台州这座城市多年如一日对青少年足球的辛勤耕耘与不断积累。台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颜建荣透露,目前台州市注册在籍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已接近六千人,占台州市总人口六百万人的近千分之一,这意味着每一千个台州人里就有一位注册运动员。今年赛事举办地黄岩区,拥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高昂的体育热情,也是巴黎奥运会首金获得者黄雨婷的家乡。开幕式上,黄岩区委常委李友斌表示,在黄岩,各类赛事激情满满,运动浪潮席卷橘乡大地。

今年,晚报杯第四次走进台州办赛。台州市足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张猛表示,以比赛为依托,按照足球发展规律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这是近些年台州在足球项目中的发展心得:“晚报杯让我们当地的孩子可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打开了眼界,为他们踢球、训练和学习树立了信心。”

收获新偶像 |足球文化浸润人心

如果要问参加晚报杯除了让自己收获难忘回忆,还带来了什么影响?黄山绿茵鹰崽队队员毛予涵的答案是,让他爱上了上海上港队。“我们平常都会看中超,去年参加晚报杯让我更加了解上港这支球队,成为他们的球迷。”

毛予涵在场上司职中后卫,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晚报杯黄山赛区的比赛。“晚报杯的比赛一直都十分激烈,去年没能去到上海十分遗憾。”对于今年的比赛,他抱着很大的期待。“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去上海见一见武磊。”

今年,黄山赛区赛事进一步升级,在赛制规模进行进一步优化的同时,比赛场地也搬迁至修缮一新的江心洲体育公园。

“搬迁到新的足球公园后,晚报杯的比赛吸引了更多市民来现场观看,很多小一点的孩子在场边看大孩子踢比赛,渐渐会对足球产生兴趣,这也会潜移默化地扩大黄山当地的足球人口。”晚报杯黄山赛区联络人陈昱介绍。

黄山市民汪善华就是晚报杯的现场“球迷”之一,“很早之前就知道黄山有晚报杯这么一个赛事”。比赛首日,他便带着孩子汪睿晨前来观赛。明年,汪睿晨将步入初中,作为晚报杯适龄段青少年,他希望自己也能上场,同伙伴切磋球技。

于8月3日开赛的黄山赛区赛事将持续至7日,共吸引全市三区四县11支足球队150余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比赛。

据了解,自去年晚报杯在上海赛区首次开设女子组比赛,今年的新疆赛区也打造了女子中学组赛事,并且在本月下旬举办的全国交流赛中,也将首次迎来全国女子队伍间的足球交流。陈昱也表示了对黄山女足的期待:“随着黄山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很多女孩子都愿意参与足球运动。希望也能在未来的晚报杯黄山赛区赛事中组织女足队伍参加比赛,这将对推动我们女子足球的普及有着巨大帮助。”

备受球员期待的全国交流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集结,更是一次多彩文化探索之旅,东方明珠登高、浦江两岸游览等上海地标打卡活动,让来自长三角以及新疆、西藏的孩子开拓视野,印象深刻。

集竞技切磋、文化交流、赛事体验于一体的新民晚报杯赛,让青少年在绿茵场上共享足球之乐,共绘梦想新篇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