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路口大屏幕“高亮”影响行车安全 隔离栏移位露出铁钉容易扎坏轮胎 弄堂路面成露天停车场 高峰时段居民出行艰难
第7版:帮侬忙 2024-10-10

弄堂路面成露天停车场 高峰时段居民出行艰难

天钥桥路380弄道路可全天停车

天钥桥路380弄两侧停车

天钥桥路380弄内有多个小区,居民出行难 本报记者 李晓明 摄

家住徐汇区天钥桥路380弄的多位居民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家门口的弄堂贯穿多个小区和商务楼,路面两侧停满车辆,还有大量社会车辆在此借道通行,早晚高峰拥堵不堪,居民出行无比艰难。记者调查了解,道路并未纳入市政道路,造成长期管理混乱,交通高峰经常堵成“肠梗阻”。

弄堂停车 堵上加堵

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天钥桥路380弄竟然难以精准定位,该地址的不同门牌号对应有不同地点,有小区、酒店,还有商务楼等。居住在附近的潘先生告诉记者,天钥桥路380弄西接慈云街,与漕溪北路连通,东接天钥桥路,全长近400米,弄内有天钥花苑、福源汇、电力公司、通汇公寓、汇峰大厦、南溪公寓等多个居民小区和商办楼,多为20世纪90年代建成。

“这条弄堂最奇葩的是虽然与慈云街相连,但并未纳入市政道路管理,交通状况非常混乱。”潘先生介绍,弄堂虽然不窄,但两侧都划了停车位,全天停车,还都停得满满当当,剩下的路面仅够两车并排通过。“一到早晚高峰,弄堂道路就拥堵不堪,沿线居民驾车出门回家都难。”

潘先生认为,造成弄堂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两侧停车多,道路两侧划出的停车位占据路面一半宽度,挤占了车辆通行的空间。二是过境车多,弄堂连接着主干道,大量过境车辆从漕溪北路经慈云街进入弄堂再到天钥桥路,途经车辆的激增也加重了弄堂的负担,造成拥堵加剧。尤其是弄堂内还有酒店、商务楼、快递网点等,遇到快递卸货、网约车上下客等情况,更是堵上加堵。“早晚高峰只要有一辆车停下或缓行,整个弄堂就被堵住,而且根本没有辗转腾挪的空间。”

一条白线 弄路难分

路面停车多、过境车辆多只是天钥桥路380弄拥堵的表象,潘先生认为,造成弄堂拥堵的根本原因还是这条路定位不明确,未能纳入市政道路管理,导致长期失管乱象丛生。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应明确该弄堂在城市交通中的功能定位,是“弄”就不应让过境车辆通行,是“路”就不要设置路边停车场,并纳入市政管理。

根据导航,记者驱车从漕溪北路右转进入慈云街,地面标线显示该段慈云街为单行道,前行约百米后路面突然变成双向行驶,道路两侧划出的停车位停满了车辆,且两排“停车场”一直延伸到前方的天钥桥路,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空当。这条停满车辆的道路就是天钥桥路380弄。

让记者诧异的是,从慈云街到天钥桥路380弄,看似就是同一条路,看不到任何过渡的明显标识。唯一的区别是,车子前行约百米后,单行变成了双行。居民告诉记者,可双行的路段就是天钥桥路380弄,地面有白线区分。记者又重新步行回去,果然在地面看到有一条白线,白线分界处有“慈云街”路牌指示,且白线往前的道路两侧划有停车位,往后则没有。也就是说,白线往前就是“天钥桥路380弄”,往后则是“慈云街”,但整条路连通,让人无法区分。

整条天钥桥路380弄的弄堂道路两侧均划满了停车位,多达数百个。路边收费公示牌显示,全天可停车,按照10元/小时的标准收费,由停车管理公司负责管理。收费员告诉记者,这里的停车收费不算贵,基本上车位都停得满满当当。而且这里距离万体馆非常近,遇到有比赛或者演唱会的情况,停车位更是一位难求。“这段路不属市政道路不归交警管。你在路上掉头也没人管,如果停到白线外的慈云街路边,就要小心贴条了。”他承认,由于过境车辆特别多,确实经常造成拥堵。

管理欠缺 险象环生

实际上,天钥桥路380弄的困境并非个例,还有其他居民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了家门口的无名道路环境差、管理欠缺的情况。

虹口区广粤路345弄的居民反映,广粤路345弄与广粤路相连,是一条长约500米,宽度不到5米的无名马路。地面坑洼不平,没有规划划线,也没有设置路牌,部分路段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随意停放,让本就不宽敞的路面变得更加狭窄难行。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都在这条路上混行,车辆与行人擦身而过,险象环生。而且整条小路灯光昏暗,晚上不管开车还是步行,都得小心翼翼,很容易引发事故。居民呼吁相关部门能尽快将这条马路纳入道路管理,消除隐患。

然而,由于种种限制,要想将这些无名道路纳入管理并非易事。潘先生向相关部门提出“将天钥桥路380弄纳入市政道路管理”的建议后,他收到回复:“您的建议将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参考”。而对于广粤路345弄的管理问题,虹口区建管委也回复称,由于该通道没有路名,市政、交通、绿化相关部门暂无法将其纳入管理范围。此前区建管委曾联合区规划部门向市地名办申请道路命名,但因现有通道条件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能获批。回复称,区建管委后续将积极配合属地街道做好背街小巷的日常管理工作。

无名道路管理难题该如何破解?弄堂拥堵居民出行困扰能否缓解?“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李晓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