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与印度边境的瓦格赫口岸 图IC
游客从克什米尔巴方控制区眺望印方控制区
印度军方7日凌晨对巴基斯坦境内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多处目标发动军事打击,巴方随即反击并称击落了多架印军战机。多个国家正积极参与斡旋,努力避免冲突范围扩大。
印巴局势前景如何?我们请专家详细分析。 ——编者
赵干城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已持续数周,起因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枪击事件。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3名武装人员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导致26人死亡、至少17人受伤。印度指认巴基斯坦关联这次枪击事件,巴基斯坦则坚决否认。随后印度与巴基斯坦均采取强硬措施,引发局势升级。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多次交火。
印方7日凌晨发动军事行动,称打击巴基斯坦境内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9处目标。巴基斯坦军方随即展开反击。巴三军新闻局发表声明说,巴空军击落5架印军战机,并发射导弹摧毁印方一处军事指挥部。
相较2019年印巴两国间的武装冲突,这次印度对巴方军事打击力度和规模都更大,双方冲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更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印巴之间的紧张局势正达到多年来的“最高点”,他强调,“世界承受不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对抗”。在目前这个关键时刻,至关重要的是避免一场“可能轻易失控”的军事对抗。他呼吁印巴双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为何总是克什米尔
熟悉地区局势者都很清楚克什米尔地区的敏感性和危险性,这块多难的土地既有喜马拉雅山脉的壮观胜景,也是印巴两国激烈争执主权归属将近80年之久,却依然看不到解决前景的多事地区。
自印巴分治后,两国围绕克什米尔主权之争发生过多次冲突,不但造成重大人员死伤,也是地区发展迟滞落后的主因之一。目前克什米尔印控区约占五分之三,其余为巴控区。客观来看,发展滞后是双方控制区域的共同问题,民族矛盾突出,治理能力不足,导致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猖獗,一旦发生事端,双方互相指责,矛盾冲突就有升级之虞。
这次枪击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普遍期望印巴合作调查,共同打击恐怖势力,但印度政府在第一时间把责任归于巴政府,莫迪总理甚至公开宣布他向印度军方发出“可以采取任何行动”的指令,加剧了紧张局势。连日来,印巴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两侧呈现剑拔弩张的状态。该控制线长达700多公里,是印巴关系的“温度计”。
7日,印度内政部要求多地举行模拟安全演习,内容涉及空袭警报试鸣、模拟紧急停电、训练平民使用民防设备等,以确保民防机制足以防御潜在的“敌对行动”。这是印度自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首次举行此类演习。
目前来看,形势发展虽令人忧虑,但回旋的空间依然存在。一方面,印度继续展示强硬姿态,包括在阿拉伯海进行海上军演。显然要向巴方表明,印度已具有在印度洋上威胁巴国家安全的能力。另一方面,印巴边境尚未出现大规模调动或集结军队的迹象。
如果莫迪政府的姿态只是服务于国内政治需要,也就是所谓“有个交代”,那么面对可能恶化升级的局势,以及难以预判的大规模冲突后果,印度也许会适可而止,在国际社会的斡旋调停下,逐步“降调”收场。21世纪印巴爆发的多次危机最终都没有成为这两个南亚大国的全面冲突,因此似乎也没有理由对这次危机特别悲观。
印度陷入“霸主”迷思
提到印巴可能的战争,两国实力对比便成为话题。印度认为自己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在南亚自然就是“霸主”,根本不把南亚邻国放在眼里。但具体到要打仗这件事,印度的自我认知和现实是有距离的。
巴基斯坦在国家整体实力上确实不及印度,但由于印巴两国长期处于高度对立状态,冲突摩擦不断,所以巴基斯坦举国上下高度重视军事能力建设,两国的战略核实力不相上下,区别仅在于印度拥有射程更远的导弹,而巴基斯坦只需要掌握足够打击印度的运载工具。近日,巴基斯坦军方就试射了可以覆盖印度多个主要城市的导弹,以回应印度方面切断印度河水资源的威胁。
在常规武器方面,巴基斯坦也不弱。2019年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空军缠斗,印度吃了不少亏。海军方面,印度近年来有较大发展,但是否一定能在印度洋占据上风,恐怕也不好说。
南亚安全是亚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自认是南亚“霸主”,在地区事务上颐指气使,这种迷思令印度错过很多争取地区长期稳定和平的机会。近年来印度更是竭力靠近美日,希望借所谓“印太战略”搭“免费班车”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对搞好与南亚邻国关系不够重视,对巴基斯坦更是冷眼恶语相向,这对维护南亚地区安全完全是南辕北辙。殊不知,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争取周边地区安全才是王道,否则很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国际社会忧虑加剧
针对印巴之间紧张局势升级,国际社会表达严重忧虑,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古特雷斯表示,联合国支持任何有助于缓和局势、推动外交和重新致力于和平的倡议,愿为两国政府提供斡旋,以促进和平。
枪击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达尔呼吁国际社会调停局势,自上周以来已与十多名外国政要交流,包括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在当前全球局势下,南亚若爆发大规模冲突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因此国际社会必定会不遗余力促进形势缓和,国际组织也可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南亚是中国的重要周边地区,维护周边地区的稳定和平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南亚也是国际反恐行动的前沿,恐怖主义势力猖獗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带来巨大危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日表示,中方对当天凌晨印度的军事行动表示遗憾,对目前事态发展感到担忧。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也都是中国的邻国。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
历史经验值得重视,印巴两国之间敌意虽非一日之寒,但不顾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底线,采取贸然行动必定会带来无法预测的危险后果,也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随着印巴本轮冲突的发展,南亚地区局势已然显现出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双方都以显示实力为要务,矛盾冲突就很可能升级,理性将会消隐;反之,如果国际社会及时介入,为双方创造沟通交流的平台,印巴也将避免打一场谁都不需要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