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数据显示,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沪主板再次呈现出基础稳、韧性强的板块底色。
八成公司有盈利
从相关数据来看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业绩彰显强大稳定性。全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保持平稳;净利润4.35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4.1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与2.4%。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30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30%,78家成功扭亏为盈。年度业绩走势先抑后扬,下半年净利润大幅回升,经营性现金流四季度同比增速扩大至15%,全年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2025年一季度,实体企业净利润重拾升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转正。
拉长区间看,沪市主板稳定性力量不断增量扩围。近五年,板块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速均为5%。744家“长跑型”公司近五年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复合正增长,贡献近七成营收、超八成利润;310家“抗跌型”公司连续三年收入、净利润均同比增长或小幅波动。这批公司经营稳健,抗风险能力强,成为沪市内生稳定性的“基因密码”。其中,金融、能源、建筑、交运等上证180公司发挥压舱石作用,贡献超八成利润;以汽车、医药生物、智能制造、精细化工为代表的新质变量也持续注入,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速达10%,成为抵御外部冲击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多元化
过去一年,A股上市公司出口出海进程加速,境外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全年实现海外收入6.09万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非美出口占比超八成,同比呈现上升趋势,东盟、非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重要出口目的地。三一重工产品销售覆盖150多个国家与地区,非洲区域业绩同比增长44%;上汽集团在东盟地区的销量达13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达43%;中国中车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72亿元,实现海湾阿拉伯国家高端市场重大突破;苏美达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56亿美元;八大建筑央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项目主要集中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区域,合计新签海外订单1.87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5%。
出口含“新”量更足。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等高科技属性产品加速出海,带动电子、汽车、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行业海外收入增长分别达15%、10%、9%、7%。东方电缆持续开拓国际海缆市场,交付首个欧洲海上风电超高压海缆;兆易创新NORFlash存储产品持续全球领先,32位通用MCU等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出货量创历史新高;海尔智家坚持高端创牌战略,在亚洲、北美、澳洲大家电市场的份额排名第一。同时,受益于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模式兴起,一批新锐国货畅销海外,带动轻工制造、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等行业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小商品城全年跨境清算资金超40亿美元,建立覆盖多个新兴市场的全球贸易网络;顾家家居深耕自主品牌出海,跨境电商销售额逐年增长,沙发品类全球销量第一。
内需方面,2024年,随着国家“两新”政策加力扩容,消费等行业呈复苏态势,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改善。以沪市主板为例,在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带动下,2024年度,汽车行业净利润增长4%,家电行业净利润增长5%,其中四季度净利润增长16%,消费电子行业收入增长26%,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增长9%。
真金白银的回报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最直接的回报方式,也是衡量企业经营质量与投资价值的关键指标。在新“国九条”大力推动分红背景下,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呈现积极态势,分红规模与频次均创历史新高,为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的回报,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注入了活力。
沪市主板中,2024年全年有1259家公司宣告现金分红,总额达1.77万亿元,整体分红比例达39%,其中90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5%,172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股息率为3%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年多次分红成为新趋势,沪市主板266家上市公司实施中期分红,同比增加3.4倍,春节前派息金额超2800亿元,140余家公司已将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提上日程。科创板超29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119家次公司于中期报告、春节前实施分红。
深市方面,2024年度2443家深市上市公司累计分红5753亿元,分红家数同比增长32%,分红金额同比增长36%,均创新高。其中502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中期分红(含特别分红)方案,家数同比增长318%,分红总额1055亿元,同比增长264%。值得注意的是,深市6家公司派现100亿元以上(五粮液、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平安银行、格力电器、洋河股份分别分红281亿元、275亿元、208亿元、187亿元、187亿元、105亿元),90家公司派现10亿元以上。
北交所方面,2024年报披露期间,北交所超九成盈利公司披露分红预案,叠加中期分红,2024年共计分红59.68亿元。其中超三成公司分红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超过50%,32家公司一年多次分红。
从行业看,银行依旧是分红主力军。42家上市银行累计分红超6300亿元,占净利润的比例超30%。其中工商银行以全年分红1097.73亿元拔得头筹。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504.4亿元的分红规模居首位。
石油石化、食品饮料、通信等行业也是“红包”大户。以中国石化为例,2024年度,公司分红规模达347.48亿元。中国石化副总裁黄文生说,2024年,公司制定并发布了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承诺2024年至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65%。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