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研发出世界上首个电脑磁盘储存设备。
硬盘。
软盘。
电脑储存设备和互联网,构成了信息时代的基础,如今我们享受大数据、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生活时,都要感谢60 多年来每一次的计算机技术突破和革新。
记者|黄 祺
今天无论是电脑还是移动终端的界面上,储存信息的功能按钮,依旧是用一个方形磁盘来表示,尽管很多年轻人事实上从未使用过这个样子的磁盘。
从1956 年9 月13 日IBM 研发出世界上首个电脑磁盘储存设备到现在,60 多年的时间里电脑储存设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经迭代后,现在的储存设备变得轻薄,储存量与当年相比也是天壤之别。
电脑储存设备和互联网,构成了信息时代的基础,如今我们享受大数据、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生活时,都要感谢60 多年来每一次的计算机技术突破和革新。
又笨又重存5MB
时光倒回80 多年,对于信息时代而言却仿佛已经是侏罗纪。
上世纪40 年代,美国军方研发出第一台电脑,占地170 立方米,运算速度如龟速,储存问题还不在考虑之列。最早的信息记录硬件是穿孔纸带,如今一些复古的八音盒仍然用穿孔纸带来带动拨片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穿孔纸带上的孔代表1,没有空的地方代表0,纸带上的二进制数码记录下简单的信息,纸带经过光电扫描后输入到电脑。到了上世纪50 年代初,穿孔纸带被磁鼓存储器替代。
1956 年,世界上第一个硬盘驱动器出现在了IBM 的RAMAC 305 计算机(第一台提供随机存取数据的计算机,同时还使用了磁鼓和磁芯存储器)中。驱动器约有两个冰箱大小,重达一吨,包含50 个24 英寸盘片,能存储5M 的信息,数据传输速度为10K/S。
硬盘的第一次瘦身要到1962 年,IBM 发布第一个可移动硬盘驱动器1311,它有六个14 英寸的盘片,可存储2.6MB 数据。
十年后,接近今天我们使用的电脑硬盘的新产品终于问世了,1973 年,温彻斯特硬盘诞生,其特点是工作时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第一块温盘尺寸为14 寸,一开始采用可换盘片的设计,后来为了提高速度和耐用度,出现了不可换盘的4 寸硬盘。
上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企业最大的梦想是将商用计算机小型化,这样计算机就能逐渐实现民用甚至家用,
计算机进入家庭则意味着广阔无边的市场需求。
要让计算机变小,硬盘自然要变小。1979 年,一家日后影响硬盘产品发展的重要公司希捷成立。1980 年,希捷发布世界上第一块5.25寸硬盘,售价1500美元,容量为5MB。希捷的5.25寸硬盘推出后大受欢迎,5.25 寸硬盘成为PC 主流。
希捷硬盘的出现推动了PC 行业的变革,计算机的功能变得强大,为日后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计算机老大哥,IBM 不甘示弱也推出了自己的5.25 寸硬盘,硬盘容量更大,有1GB。
软盘已成“古董”,云盘人人能用
计算机储存信息,我们希望不仅储存量大、读取快,还希望这些数据能够移动,便于携带。有了这样的需求,软盘应运而生。
最早推出软盘的仍然是IBM,1967 年,IBM 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张软盘,直径32 英寸。很难想象,如今只有买电视机时电视屏幕的尺寸用32 英寸来衡量。
4 年后IBM 公司推出一种直径8 英寸的表面涂有金属氧化物的塑料质磁盘,发明者是艾伦·舒加特(后离开IBM 公司创办希捷公司),1976 年8 月,艾伦·舒加特宣布研制出5.25 英寸的软盘。1979 年索尼公司推出3.5 英寸的双面软盘,其容量为875KB,到1983 年已达1MB,即我们常说的3 寸盘 。
计算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中国最早的一批计算机用户曾使用过5.25 英寸软盘。九十年代末,3.5 英寸软盘逐步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主流,这种巴掌大的软盘就是现在电脑界面上储存按钮标识的原型。
同时期用于储存信息的还有数字多用途光盘 DVD。
新千年后,U 盘的出现动摇了软盘的地位,进而迅速地替代了软盘,让软盘成为了“古董”。U 盘与硬盘的最大不同是它不需物理驱动器,即插即用,存储容量远超过软盘,体积则变得更小 。
计算机诞生80 年后,人类来到了大数据时代,庞大的数据需要更大容量的数据储存技术与之匹配。云盘是一种专业的互联网存储工具,是互联网云技术的产物,它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的储存、读取、下载等服务,具有安全稳定、海量存储的特点。
近几年,云盘的使用进入寻常百姓家,这种一开始为了解决企业数据储存而产生的技术,如今也可以为个人服务,个人用户再也不用担心下载的电影、电视剧太多电脑硬盘不够了。
云存储的核心是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它在云计算系统的基础上配置了海量的存储空间。在集群系统、网格技术、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技术的支持下,云存储系统可以实现跨地域的大规模存储设备的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服务。
云盘不仅有超大的存储空间,而且还能实现视频和图片等资料的共享。有了云盘,用户终于摆脱了有形的储存设备,一切都用数字来解决。
未来,储存技术的革新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今天的想象恐怕尚未能企及。
历史上的这一周
1945 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美军在南朝鲜登陆,苏军从日本手中接管北朝鲜,双方划定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南北分界线。
1948年9月8日,金日成当选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次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77年9月10日,法国最后一次使用断头台。
1978年9月8日,世界上第一只人工授精繁殖的大熊猫在北京动物园诞生。
1987年9月7日,GSM移动电话标准出现。这一标准的出现使得在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签署“漫游协定”后用户的国际漫游变得很平常。
1996年9月10日,《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