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百年名校引领社会体育风尚
第A13版:校园体育 2019-10-28
对话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

百年名校引领社会体育风尚

王泠一/徐诚鸿/张程硕

王泠一博士(左)与曾宪一校长交流汇学体育理念

2019年度徐汇中学秋季运动会优胜者合影

拥有169年辉煌历史的著名学府上海市徐汇中学,被誉为“西学东渐第一校”。1850年(与首届伦敦世博会同年)成立于徐家汇的这所百年老校,是近代中国引进当时国际先进基础教育制度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我们现在所遵循和熟悉的近现代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课程体系,最早就是在徐汇中学开设并传播到上海乃至全国的。徐汇中学最初提出崭新的育人理念之际,当时的清王朝还在顽固地坚持科举制,即以八股文来选拔所谓的“栋梁之材”。历史学家们也已经证明:徐汇中学创立之初就展开的国际化体育课程,球类与田径专门项目训练,举办大型校际运动会以及跨出校门的竞技比赛,开启了上海体育的风气!在本年度徐汇中学秋季运动会之际,笔者就校园体育课题与曾宪一校长进行访谈。

文字:王泠一 徐诚鸿 张程硕 图片:管敏华 唐文明 史莉莉

体育理所当然是汇学精髓

因为显赫的办学历史和不懈的教学探索,徐汇中学在基础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方面已经形成了自身特色体系。其学说被称之为“汇学”,在全国同行中享有盛誉。不过,以往家长和教育专家们谈及“汇学”时,总是突出文化科目以及国际交流选项。如今,曾宪一校长从学校均衡、科学发展和学生未来长远竞争力角度出发,特别强调了“体育理所当然是汇学精髓”的观点,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曾宪一校长是正高级语文特级教师,但他对体育的热爱和对校园体育工作的重视早已在徐汇教育界形成口碑。他很钦佩的教育家是近代伟大的爱国者、徐汇中学的首届毕业生和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先生;而马相伯先生从来都是把学生体育当作国民体质的高度来谋略的。曾校长很自豪地告诉我们:田径最初由徐汇中学出现在上海之际就出现过轰动,并且通过学校的解释引领了社会开化。

如学校举行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等短跑类运动科目,不仅体现了阳光下中国少年的体魄和竞争力素质,还直接促进了厘米、米、公里(中国传统为寸、尺、丈)及秒、分钟、小时(中国传统为时辰)等现代通用物理单位概念在中国的传播。又过了一些年,徐汇中学的女生也能身着运动服参加短跑、跳远、跳高甚至游泳训练和比赛了,这就进一步摈弃封建思维而促进了女性解放!

而上海体育史也告诉我们,上海是全国口岸中最早引进国际体育比赛和训练器材的港口,如乒乓球、足球、排球和篮球。那引进来以后如何有效展开、如何普及公众呢?翻译体育规则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个现在看起来具有战略导航意义的任务就是由徐汇中学的老师们通力完成的。当年的这些“汇学”成果迅速走向全国。

“五育并举”均衡发展

徐汇中学的体育教学还赋予了爱国主义主题的鲜明色彩。曾宪一校长本身就是个体育迷,他喜欢乒乓球、排球,又因为出生于东北,自幼擅长滑冰并热情推介冰雪运动项目。曾宪一校长认为,新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前辈代表国家乒乓球队提出来的“拼搏精神”,对各行各业都是鼓舞士气的法宝,而在校学生的意志力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也得强调拼搏!

而谈到中国女排,曾宪一校长很赞赏郎平的贡献。他很关注郎平作为中国女排总教练和灵魂的非凡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升国旗和奏国歌”的竞技体育庄严使命中,还体现在如何专业地、科学地、聚精会神地提高整个团队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上。曾宪一校长认为这对学校管理工作也富有启发,不仅仅是激励体育老师,对其他科目的老师也是专业发展上的指南。

为何如此关注郎平的示范意义呢?曾校长对此强调说:不懂体育就当不好校长,至少是不怎么称职的校长;同时,一个不喜爱体育的学子,也不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现在基础教育理论所突出的“五育并举”和均衡发展,都对学子的体育素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曾校长希望,热爱体育并且身体素质一流的汇学学子在离开徐汇中学大门之后,都能够健康地为祖国奉献才华,为母校赢得荣誉!

在曾宪一校长、学校决策层、体育教研组和热爱体育的学子家庭的支持下,徐汇中学的体育特色近年凸显份量,并且着眼于国家需求而展开基础性的训练。如2018年以来的徐汇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单位、上海市区属女子篮球二线运动队学校。更值得一提的是,徐汇中学被评为上海市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示范学校!

丰富课程体系促体育工作新进步

在本年度徐汇中学秋季运动会的前一天下午,紧张筹备工作中的学校体育教研组长黄俊彦老师专门抽时间接受了笔者的访谈。黄俊彦告诉我们,近年徐汇中学体育工作,在曾宪一校长的直接关心以及学校各学科同仁的共同关爱下,取得了新进步!

这种新进步,在黄俊彦看来是全方位的。如关于学校秋季运动会的项目,既是过去一年汇学体育工作和学子们身体素质的总检阅,也是新学年的总动员。他介绍今年秋季运动会的特色在于非常强调综合,且分为三个板块——入场式、体育竞赛、趣味运动,其中,体育竞赛和趣味运动都由团体项目和个体项目组成。和曾宪一校长一样,体育教育组的全体教师都十分看好校运动会。

关于学校秋季运动会的意义,黄俊彦和所有的体育老师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展现少年意志和青春力量的舞台,更具有榜样精神。无论是单项比赛,还是团体项目,都能体现出学子的精气神,激发学子们践行“更快、更强、更高”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决心与力量。在黄俊彦看来,体育是能够促进学子的长远发展的!

换言之,促进学子的长远发展理应是徐汇中学体育的发展方向。为了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研组开设了更多关于体育的课程。其中丰富的高中课程就有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等传统科目,以及网球、武术、飞镖、健身操、啦啦操和体育游戏等新型选修课。另外在初中阶段也开设有冰球、射击、棒球、空手道和跆拳道等近年来颇受欢迎的力量型课程。

徐汇中学的各类项目,都积极地参加了上级部门举办的校外竞赛。这些年各类学生体育比赛报道中,也都能看到徐汇中学的佳绩。黄俊彦如数家珍地告诉笔者:2018年和2019年,徐汇中学参加的体育比赛一共有八个,其中两个国家级比赛、三个市级比赛和徐汇区级比赛;同时,也举行了两个校级比赛。而徐汇中学的运动员们斩获颇丰,获得的竞赛优胜项目有区级15项和市级27项。

那么,学子在体育锻炼方面还有那些欠缺呢?黄俊彦坦率地告诉我们,确实存在着部分学生在身体锻炼中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觉得不如利用锻炼时间完成其它课程作业,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认真上体育课。调研中还显示,家长们也很少关注孩子在课余时间的自主锻炼,更偏重于文化课。

以女排精神激励汇学学子奋进

10月19日,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学子们期盼已久的上海市徐汇中学2019年汇学秋季运动会,借地在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曾宪一校长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希望汇学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趁着学校运动会召开之际,笔者对初三女生杨越同学进行了访谈,从中了解了不少她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感受。杨越同学爱好排球,但刚入校时完全不熟悉排球,可谓是零起点。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使得她从不会排球到爱上排球,“排球对我们来说不仅是爱好、是锻炼,更是徐汇学子未来梦想的寄托。”

作为已在徐汇中学开启第四年学习生涯的汇学学子,杨越的切身感受是:“学校重视体育教育,旨在培养我们汇学学子的体育兴趣爱好,发掘我们的潜力。既是锻炼我们的身体素质,也为国家培育未来的新一代。”杨越很是推崇曾宪一校长的体育观——曾校长多次强调,一个人的人生终极目标就是健康与幸福,而健康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心理健康,第三道德健康。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长期生病,肯定是不会快乐的。所以,任何一个学子想要真正接受素质教育,第一就是需要身体好!在这基础上,其他才有存在的发展可能。

杨越同学也谈到了女排精神,她眼中的中国女排是不断攀登、超越自我的国家符号。她很钦佩地说:“今年秋季,中国女排不仅拿到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在女排世界杯比赛中更是以十一连胜的不败战绩获得了第十个世界冠军。因此,中国女排得以被接见,并登上国庆花车受亿万国人敬仰!”

在最近几年的记忆里,中国女排一直是中国的骄傲,然而回顾中国女排走过的更长的奋斗道路,我们更会发现,这一路有坎坷、有波折,最可贵的并非是一次次胜利,而是在逆境中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所以汇学学子也要像中国女排一样敢于拼搏、决不放弃;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无所畏惧、勇攀高峰。唯有用坚强意志一次次战胜困难,才能无愧于自己和新时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