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主帅&归化 亟待“高层”裁决
第A03版:聚焦 2019-12-27

主帅&归化 亟待“高层”裁决

兵兵

做好自己!顺其自然!加油!——李铁竞聘宣言

中超2020赛季新政在12月25日下午出台,但其中引人关注的归化球员身份认定一事并没有公布,官方的消息是延后再议。据悉,关于归化球员身份认定问题,中国足协并没有决定权,而是要等待更高层的指示。

特约记者 兵兵

有关归化球员的身份认定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华人血统的归化入籍球员都算本土球员,这一点所有俱乐部已经形成共识,没有异议。但对非华人血统的归化入籍球员,意见不一。中国足协最初的草案是,每家中超俱乐部最多注册两名非华人血统入籍球员,且每场比赛最多只能上场一人。

显然,这个政策对于在归化过程中最用心用力的广州恒大队非常不公平。因为恒大队在相关部门的指示下,已经归化了布朗宁、艾克森、高拉特、阿兰、阿洛伊西奥和费尔南多等六人。除了布朗宁是华裔外,其他五人均为非华裔。如果按照足协最初的草案,恒大将不得不把三个非华裔的球员出租。

足协随后修改草案,非华人血统入籍球员统归为外援。但这一方案显得很可笑。因为这些球员明明已经拿到了中国护照,在代表中国队时是中国球员,到了中超赛场却变成了外援。如此奇葩政策,只会令中国足球再度被人嘲笑。

如今问题的症结正在于此:从维护联赛公平和健康发展角度出发,很多俱乐部认为,恒大拥有如此多归化球员,如果都算内援,会导致恒大队一枝独秀,制造新的不公平;而从国家队冲击世界杯角度出发,既然花大力气归化这些球员,就应该好好利用他们的能力和价值,为国家队服务。最好是把这些归化球员放在一支球队里,通过平时的训练比赛,让他们形成默契和团队配合,这样,到了国家队才有更强大的战斗力。据悉,高层更加倾向于后一种方式。因为中国队冲击2022年世界杯,是中国体育在未来三年最重要的三大体育战略之一。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有关方面才推出了归化入籍政策。

如今,两种主张依然在激烈交锋,相持不下。但随着新赛季转会窗即将到来,这个问题不能再无限期拖下去。不然,对于球队的引援、新赛季的注册,特别是亚冠的注册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归化球员的身份认定正在等待更高层的确认,应该很快就会有一个最终的说法。

2020年,将会有新的归化入籍球员进入到国家队,他们的身份认定不仅影响到联赛,还影响到国家队。试问,如果把高拉特等人界定为外援,人家能有代表中国队的荣誉感吗?能全心全意为国家队出力吗?

昨天,国足新帅面试会已经结束,面试过程长达三个多小时。值得注意的是,面试后,陈戌源专门与卓尔董事长田旭东进行了一番交谈,有方面分析称,这可能是代表中国足协向卓尔俱乐部做出的感谢,种种迹象表明,李铁最终将成为国足新任的主帅。

按照计划,国足将于明年1月5日开始新一期的集训,集训地原本定在海口。但考虑到国安、申花、石家庄等多家俱乐部都将在海口进行冬训,因此国足将集训地改为广州。

2020赛季新政解读

1 外援政策(注“六”报“五”上“四”)

2020赛季中超各队单赛季总计最多可注册外援七人次,最多同时注册六名外援,单场比赛最多报名五名外援,同时上场四名外援。

变化:与2019赛季相比,新赛季中超各队可多注册一名外援,同时登场的外援人数也增加了一人,并且没有“替补席限制”。

解读:外援总数量回到了之前几个赛季的基数,就是回到了“四外援”,而且没有亚外。结合亚足联的“3+1”政策,对于要踢亚冠、实力稍强的球队来说,势必要和亚足联的规定相接轨,而不踢亚冠的球队则可以选择第四外援是“亚外”还是“非亚外”,客观上平衡了联赛强弱水平。

2 俱乐部名称中性化(去企业名称)

各俱乐部需在2021赛季开始前完成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改革,届时若未能通过中国足协认证,将不被授予联赛准入资格

变化:俱乐部名称中性化可以降低俱乐部对企业的依赖性,消除换投资人就换名字的联赛乱象并促进投资人重视俱乐部自身品牌建设,重视文化建设。

解读:该政策对企业赞助足球的动力以及广告效应有影响,可能带来暂时性的收益减少,但长远来看,有利于各地方足球文化的沉淀。如国安、鲁能、申花、泰达、建业、力帆、亚泰等俱乐部,是多年名称不变的沉淀所带来的标志,可能会在新政下予以保留。

3 U 21球员转会

足协放开U21球员的转会名额,不再对U21球员转入进行人数限制。

变化:此前中超联赛在国内球员转会方面,每赛季一直按照“5+3政策”执行,即每支球队每赛季可引入五名无年龄限制内援与三名U21球员。目前,U 21球员转会政策完全放开。

解读:增加年轻球员流动性,年轻球员可以自主选择,在缺乏机会的球队待太久,去一些有让自己有出场机会的球队锻炼多踢比赛,这个规定初衷是好的。但在U 23政策继续保留的情况下,各球队对U 21大多采取保护政策,且U21薪资水平有限,优秀的U 21球员是不会被俱乐部卖出去的。

4 限薪(1)(华人血统的国内球员)

球员现有合同不会作废

中超球员新签合同税前不含奖金顶薪不超过1000万人民币,入选国家队球员上浮20%

一线队全体内援的平均薪资不得超过500万元

U21球员职业合同税前年薪不超过30万人民币(如果该球员达到出场标准则不受此规定限制)

生效规则:2019年11月20日之后签订合同为新合同

解读:规定可能不会对联赛产生本质影响,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监管的问题,对于奖金、球员额外保障等如何监管将成为新的难题。值得注意的是,未来5到10年里,职业球员合同价格会普遍下降,行业收入前景有所下滑,对青少年选择踢职业足球的动力可能会产生影响。

5 限薪(2)(外籍球员、非华裔归化球员)

新签外籍球员工资不得超过税后3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327万元)

生效规则:2020年1月1日之后签订合同为新合同

解读:根据中超联赛财务约定指标,2020年中超联赛俱乐部支出限额为11亿人民币,薪资限额为总投资60%;2021年,支出限额和薪资限额将降至9亿人民币和55%;职业联赛政策联合工作组由俱乐部职业经理人、律师、审计机构等专业人士组成,建立有关球员薪酬管理规范制度和处罚措施。中国足协将会同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国家部委,严格财务监管,加大惩罚力度。

监管依然是难题,堵住“资本漏洞”已经不是足协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事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