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就这几天,多位朋友问我:“东京奥运会还能办吗?”回答不分亲疏:“能,大概率。”更准确地说:“2020年奥运会大概率能在东京按时举办。”
“不办”的可能性取决于未来两三个月内疫情在全球的发展情况,就像我们在两三个月前无法预知今天的疫情态势一样,现在的任何预测都只能听听。正如国际奥委会(IOC)资深委员迪克·庞德所说,“5月底之前,IOC是不会做出任何(变更)决定的。”换言之,5月底、6月初,是回答这个问题更精确的时间点。
那么,“奥运会大概率在东京按时举办”的推测,又有什么根据?出于对奥运会属性的认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对于夏季奥运会的理解仍然过浅。如今的夏奥会早已超越了一个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范畴,它既是全球最大的媒体事件(没有之一),也是集政治、经济等诸多元素于一身的利益综合体。而取消和易地等重大变故,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发生在夏季奥运会身上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出现上述变故,影响的不仅仅是上万名运动员四年一次的圆梦。
对于夏奥会的“烧钱”属性,国内早有大量报道。东京奥运会办赛预算高达25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由中央和东京等七个一级地方政府承担。这远远不是一届奥运会的投入全部。新建的大量基建设施还需要有JR、私铁及相关物业公司的配套投入;同样,各级赞助商为东京奥运会投入的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市场营销费用,也早就投入使用。一旦奥运会取消,所有投入都将打水漂,日本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都会陷入严重的财政问题,即使贵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也很可能在此重击下缓不过劲来。
而国际奥委会也会陷入大麻烦。如果连世界经济第三强国都遭遇“诅咒”,夏奥会更将成为烫手的山芋。取消赛事也打击了IOC所有的TOP赞助商,失去四年一度的营销盛会,那么未来这些企业还愿意续约吗?与此同时,IOC也会失去其收入的最大来源——转播费。这样的双重打击会直接击垮IOC的财政基础,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将面临生存危机。
取消几乎是最不可能的选择。那么易地呢?即使不考虑日本方面的强烈反对,也不考虑浅显的门票销售问题,同时假设第三方硬件条件完美无缺,易地也难以施行。无论是数万名参与者(含运动员、教练、官员、媒体人员)免签入境所牵涉的政治问题,还是数以十万计的国内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招募培训,在三四个月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国内不少媒体引用了一位伦敦市长候选人的话说,伦敦愿意接盘。但这位候选人能喊出那么幼稚的口号(且不考虑英国的疫情),他当选市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同样,延期也困难重重。虽然日本奥运大臣桥本圣子昨日承认,根据具有法律效应的办赛协议,东京奥运会只要在2020年内办完即可。换言,延后三四个月开幕不会触发红线。但后推数月,奥运会将与北美体育职业赛季冲突,引发IOC与其最大金主——美国电视转播商的利益冲突,也会打乱各单项协会的赛事计划。因此,桥本圣子依然强调,日本在努力寻求如期办赛。
按原计划进行自然是概率最大的选项,当然,前提是疫情可控。同样也有朋友问我:“虽然对日本防疫能力有信心,但如果许多参赛国家和地区抵制又会如何?”如果身边所有人都在吃大蒜,你还闻得出蒜的味道吗?疫情面前,体育微不足道。但现在绝大部分关于东京奥运会面临取消的话题,其实不过是一种蹭热点、蹭流量的行为,至少还无需为东京奥运会担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