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天涯海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第A04版:聚焦 2020-05-13

天涯海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博杨

天海队往日的辉煌如海市蜃楼

2016赛季冲超

2018赛季亚冠

投机者在中国足坛一败涂地

专题撰稿 特约记者 博杨

从2018年底权健传销案曝光,到今年,足足一年多的时间,束昱辉锒铛入狱,天津权健俱乐部从改名为天海,如今也走到了解散这一步。5月12日上午,俱乐部的一纸官宣解散,宣告了这场为期四个月的闹剧终结,一支中超球队也就此退出。

谁害死了天海?参与其中的有很多角色,整个过程中都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就像那俗语所说的,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零元转让” 面子最大化

3月5日,天津天海俱乐部发布了一则“零元转让”俱乐部全部股权的公告,引起了巨大波澜。因为这在近年来的中超是没有前例的,人们会疑问,一副中超资格的壳,怎么会如此廉价。但当人们知道背后的过程,或许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只会留下悲叹。

今年1月,万通控股授权合力万盛负责人前往天津谈判天津天海的转让事宜,权健集团和天海俱乐部都派出了相关负责人,三方代表一起去到了权健束昱辉服刑的监狱。当时万通提出的收购价格为2亿元,束昱辉答应得很干脆。两个亿对于他来说,要填补98亿元的违法所得是杯水车薪,要用来贴补俱乐部接下来的运营,可以说也是缚鸡之力。束昱辉甚至表示过,转让俱乐部的钱,如果可以的话,就捐出来用于疫情防控。

没想到的是,万通代表人随后却反悔了。天海俱乐部自身所背负的债务太多,数额巨大,两个亿收购全部股权之后,还要帮助俱乐部偿还债务,让本来资金就不富裕的万通踌躇了起来,双方的谈判也戛然而止。虽然万通从未表示要退出谈判,但迟迟不表态的拖延战术,让这场拉锯战在那时就开始了。与此同时,权健集团也有了要解散球队的想法,一方面是每月球队的巨大开支无法承担,另一方面尽早解散也可以让球员早点另谋出路,对大家来说都省时省事。

而这个时候,天津有关部门并不同意天海就此解散。因为万通是通过“中间人”推荐给天津有关方面而走到权健的谈判桌前,这也是为什么,在其间一些其他有意收购天海的企业,最终都成了“陪跑”。同时,天津是未来世俱杯和亚洲杯的承办地,也是体育大城,若一支中超球队在这里销声匿迹,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关方面也不会太好看。在上层职能部门的促进之下,天海顽强生存了两个月,最终放弃了“两亿计划”,而诞生了“零元转让”。

“零元转让”是权健的妥协,对万通的妥协,也是对天津有关方面的妥协,更是对现实情况的妥协。这样的“妥协”在当今并不少见,跟这些年的中国足球大环境一样,为了面子好看,里子是否健全,并不太重要。

四个月“肥皂剧”让万通市值暴增

在束昱辉落马之后,这些年关于权健集团的大揭底并不少,在束昱辉搞足球这些年,一些“狂语”也非常常见,人们叫他“足坛狂人”,也因为权健的背景而叫他“大骗子”。这一次,权健遇上了万通,双方四个月来的火花,擦出了一场足坛多年来未见的大戏码。

万通和权健之间的这场谈判大戏持续了四个多月,从谈崩到重启,无以计数,双方拿出的合同范本也是难以计数。在这么多合同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怕还要属那份与当年合力万盛收购延边富德一模一样的合同了。

因为疫情的原因,中超联赛迟迟未能开赛,中国足协关于联赛的建制也一直没有开始,这给了万通足够的时间和各方进行周旋。当然,从4月1日之后,万通从收购改赞助,新的方案也在源源不断驶来。先打款还是先准入的问题,一直让万通纠结。于此同时,天海对于一线队队员欠薪的数额也在不断增加,每月接近两千万的支出,不断累积,拖不起的是权健了。

其间,合力万盛代表曾派包括律师在内的团队到天海俱乐部摸过底,对俱乐部的债务和债权都做了记录,也承诺只要准入通过,就会打款,而俱乐部当时最需要的不是准入,而是钱。因为欠薪的数额越来越大,不少队员心中已经有了怨怼,队内矛盾频出。加上后来国际足联催促俱乐部尽快上交莫德斯特的联合机制补偿,曾经最不差钱的权健俱乐部,最终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而万通在球队急需用钱的窘境面前,口头上诚意十足,甚至拟定了新赛季的引援名单,却不肯为俱乐部先垫付两百多万、亟待解决的欠款。当时有人便说:“即便是借也行,双方协议好,精通法律的合力万盛,还怕要不回来么?”

四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天海的情况比四个月之前变坏了很多。如果一月份谈崩之后,一切就结束,球员不至于被欠薪这么久,他们也有时间去寻找新的球队,权健也不会将自己的资金窟窿越拖越大。而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唯一没有损失的,是万通跟合力万盛,据媒体报道“3月5日到5月11日,短短66天时间,万通股价从5.37元涨到8.12元,涨幅超过50%,万通的市值也从之前的110.3亿元飙升到166.8亿元。”

天海之亡证明中超仍依赖“投机者”

5月12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天海俱乐部官方发布解散的公告,为自己的命运画上了句号,天津天海解散的话题一度登上了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在公告下面的评论里,虽有冷嘲热讽,但更多的是离别的伤感。

天津虽然一直以足球城市自居,但必须承认,在权健入主之前,天津足球近年来在国内足坛的表现得不温不火,一支新的球队给了很多天津球迷畅想的空间,短短四年,这支球队中甲夺冠,中超季军,亚冠八强,最终却落得如此结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四年一梦,难说再见。

宣布解散这天,在公告发布后,俱乐部领导先后给一线队和俱乐部工作人员开了会,通报了集团的决定。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很自然是要讨回已经被拖欠四个月的薪水,也有老球员当面质问,为什么最终万通没能进来。无奈之下,俱乐部领导只能拿出对方的合同给球员看,看过合同之后,球员也理解了最终谈崩的原因和责任方。此前因为万通的事情,天海队内也爆发了不小的矛盾,忙着抓“内鬼”的那些球员不知道现在作何感想。

各自情况不同,如今的心境也大不相同。有些球员在转会市场不愁没有下家,俱乐部确定解散后,他们可以开始与新东家的谈判了。但是一些老队员,尤其是年薪不低的老队员,还有预备队的小球员恐怕很难出现在中超这个平台了。

因为今年的特殊原因,不少俱乐部都勒紧了裤腰带,对于引援都非常谨慎,即便天海的球员都是自由身且不占名额,但需要支付的薪水,仍旧成为了他们另谋出路的一个阻碍。他们中的一些人,只能原地等待,等着经纪人传来好消息。虽然俱乐部解散了,后续的问题仍然还会接踵而来,这场闹剧短时间之内不会随着这一纸官宣就此结束。就像这场疫情期间,安静的中国足球新闻几乎全靠天海支撑一般,由解散而衍生的各种问题,依旧会成为后阶段的热点。

一年前,延边足球就此烟消云散,不久之后,可能辽足也会走上同样的殊途。前有申鑫还有川足,一家没有钱的足球俱乐部,是无法持续生存的。虽然近年来,中国足协为了遏制“金元足球”滋生的泡沫而出台了很多政策,例如限制天价转会,又有限薪政策,可还是一家又一家俱乐部在一道无形的门槛前倒下了。因为权健的问题,天海的解散可以被看做是特殊案例,但是,一家中超俱乐部,在零元转让的前提下,仍然只能吸引到“投机者”的关注,这也说明几年来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发展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天海复制延边悲剧

四个多月的时间,万通与权健多次谈崩,权健完全有时间去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或者早日解散让球员尽早另谋出路;四个多月的时间,天海俱乐部遭遇了欠薪,国际足联追讨青训补偿金,万通至今未见兑现一分诚意;四个多月的时间,天津足协和体育局力主天海和万通达成一致,从两亿转让到零元转让,这个悲凉的结果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

去年,遥远的延边足球俱乐部,因为资金问题寻求转让,合力万盛在延边体育局的帮助下介入之后,俱乐部求生失败,最终走向了解散。如今,天海依旧没能逃过这个命运,复制了这场过程、情节几乎一致的悲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