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沪(左)与柳海光交接 本报记者 李一平 摄
柳海光发言 本报记者 李一平 摄
柳海光球员时期
5月11日下午,上海市足协第九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在现场与会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中,57岁的柳海光与71岁的朱广沪完成了交接,这位沪上久负盛名的高中锋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开启了在上海市足球协会的下一段征程。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为上海足球做好事做实事
在11日举行的上海市足球协会第九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上海足坛名宿柳海光全票当选上海市足球协会主席,范志毅等六人增补为副主席。朱广沪则卸任主席职务,担任顾问。
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有消息称朱广沪因年龄原因,将辞去主席、执委职务,柳海光将担任新一届的上海市足球协会主席。这位昔日名震上海滩的足球名将对于能重回足球大家庭,表示这是一份荣耀,同样也是一份责任。“我接下来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以前是场上的运动员,现在是管理者,我希望能够把两者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发表就职感言中,柳海光表示:“新一任领导班子,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耐心和定力,发扬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探索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足球改革发展之路,开创上海足球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目标贡献力量。”
根据在会议上宣读的2020年上海市足球协会工作计划,未来这段时间中,上海市足球协会工作的重点将放在世俱杯、亚洲杯筹备工作以及高质量发展上海足球青训、加强校园足球、职业足球互动等。在各个工作的领域内,上海市足球协会还将继续发扬以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态度,例如在青少年足球的领域,预计聘请朱广沪、范志毅等专家,组建相关专业团队,进一步夯实青训工作,而新任执委、同济大学教授吴金贵,则可能在上海基层教练员工作方面给出建议。
对于如何切实做好足协的工作,柳海光表示:“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工作没有及时开展,接下来我会和协会班子把2020年上海市足协的工作计划抓实、推进,总体来说就是为上海足球做好事、做实事。”
从商海精英转型足协主席
昔日传奇高中锋开启新征程
球员时期,柳海光有过许多的高光时刻,他曾和贾秀全一起前往当时的南斯拉夫联赛留洋,是中国最早留洋的球员。汉城奥运会预选赛,柳海光在东京的头球“轰炸”帮助中国队逆转击败日本晋级,这是中国队唯一的一次通过预选赛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此外,在柳海光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还有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纪录,那就是从未得过一张红黄牌,对于一名足球运动员来说,能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得,也有许多人因此而称赞他“用脑子踢球”。
从绿茵场退役后,和许多当时的运动员不同,柳海光没有选择接受体制内的工作安排,而是毅然选择下海经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卖净水器赚得第一桶金,到后来逐渐在装潢、广告、餐饮等诸多领域取得成功。随着在商业领域的深入,近年来柳海光已经渐渐地淡出了足球圈,据他的朋友透露,过去的这些年里,除了关系亲近的友人相邀外,他几乎很少出席足球有关的活动,即使和以前的老队友相见,聊得更多的也是生活上的趣事。
转战商界成功,为柳海光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现在即使抛开曾经球星的身份,也很难说柳海光不是个“成功人士”。而如今又返回足球大家庭,就像他自己所言,更多的是为了一份责任,一份荣耀,为自己热爱的足球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前做球员的时候是在球场上,现在是场下的管理者,我希望把两方面有机结合好,真正做到专业人做专业事,为上海足球做贡献。”柳海光坦言踢球和做企业的管理工作其实有共通性,“足球靠团队,没有人传球给你,你不能进球;管理也靠团队,我们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从足协主席的位置上重新出发,对柳海光来说,又迎来了一次人生的全新挑战。同样,对于上海足球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新起点。大家都期待着,作为上海足球名宿的柳海光,可以在未来几年带领上海足球走向怎样的高度。
怀念并肩作战的感觉
秦国荣:希望携手为上海做贡献
其实在目前上海足协的执委成员中,有一位与新任主席柳海光有着不浅的交情。秦国荣同样作为上海队出身、曾入选过国家队的上海足坛名宿,曾与柳海光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队友。
有些年纪的球迷对于秦国荣这个上世纪80年代中国队的黄金中场都不会陌生,1米86的身高,良好的身体素质,再加上出色的技术,那时的秦国荣是教练们的宠儿。在2017年的上海市足球协会换届中,秦国荣作为上海足坛名宿、足球专家和成耀东、马良行等一同成为了上海足协的执委。
横向对比秦国荣和柳海光,其实两人的经历有着不少的相似点:秦国荣、柳海光二人都为上海队出身的国家队成员;秦国荣去过美国大联盟,柳海光和贾秀全一起去过南斯拉夫联赛留洋;两人都有过成功的经商经历,最后又都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回归足球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实在这次之前,我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和海光联系了,现在大家共同来到上海足协为上海足球出谋划策,感觉又回到了以前在国家队、上海队并肩作战的时候。”老队友重逢,让秦国荣也难免感慨起来。在他的印象里,柳海光一直是那个专注于球场,平日里重情重义的小兄弟。“以前我和海光还有朱有宏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打扑克,老朱(朱有宏)牌技不是太好总是输,海光还经常故意要让他两把。”
此外,柳海光因从未吃过红黄牌,还被沪上球迷公认为是一名“儒将”。其实这点可以从柳海光的身上看到他的两位恩师——高丰文和方纫秋的影子。2019年2月6日,方纫秋逝世,享年90岁。在本报的专题报道——追忆方纫秋的采访中,柳海光还特意提到,从这两位恩师身上学到了受用一生的人生准则,那就是:踢足球的人,就应该场上高调,场下低调。
柳海光在国家队还有着“空霸”的称号,精湛的头球技术一直是他最为倚重的“杀手锏”。1987年,中国队和日本争夺1988年汉城奥运会门票,双方首回合交手时,中国队主场0比1输球,在预选赛最后一轮,两队要为争夺最后一张奥运会入场券拼个你死我活,中国队毫无退路、唯有取胜。最后正是凭借着柳海光的“头球轰炸”首开纪录,帮助中国队总比分2比1击败日本队,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奥运会决赛圈资格。
世人皆知柳海光的头球好,但他们只看到了他1米86的身高,其实“空霸”的背后则是柳海光对于自己严格的高要求。“我们1984年的时候在北京集训,训练完以后去冲凉的路上会路过一个田径场,而海光每次都会主动去田径场上加练腰腹力量。”秦国荣回忆起曾经在国家队的日子,柳海光也是出了名的自律。
每当提起从前,秦国荣总会怀念地说道;“那个年代的足球还是非常纯粹的,不涉及利益,也没有那么多争端。” 而那个年代的足球人同样也纯粹地热爱着足球,秦国荣也好,柳海光也好,都是因为深深爱着上海足球,才选择回到这片绿茵场。“希望能和老队友一起,携手为上海足球再留下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