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个复赛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即将于6月20日重启的CBA联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聚焦。中国篮协主席、CBA联盟公司董事长姚明在近日接受央视体育采访时,就CBA联赛的重启以及中国篮球未来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
本版撰稿 特派记者 薛思佳 发自青岛
记者:决定复赛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姚明:联赛重启有很多超过我们知识层面的内容,所以我们需要聘请专家来给我们制定一些计划,提供一些建议。在某些时刻,其实我们会带有自己主观的想法,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我们会去考虑复赛,但没有想到国外疫情输入的问题,所以说在这一方面我们确实缺乏经验,可以说知识和能力是复赛的因素。
记者:在整个过程中,钟南山院士推荐的团队提供了哪些支持?
姚明:其实我们非常犹豫是不是要去找钟南山院士,因为我们知道他其实很忙,各行各业都需要他,只能说我们有一些小的优势在于他是“篮球的女婿”,他的夫人是我们第一代的女篮国手,所以我们厚着脸皮去请他帮我们推荐几位行业内的专家,最终得到了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锋的帮助,为我们整个复赛计划出谋划策。
记者:从筹备到确定整个复赛方案,大概经历了多长时间?
姚明:其实计划我们都是可以做到的,但任何计划都取决于内外部的条件。如果国内的疫情没有好转,或者境外疫情输入比较严重,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范围,那说明时机是不成熟的。
记者:整个过程中是否有产生过焦虑或者顾虑?
姚明:确实有压力,但我相信我们的团队,相信我们所有的俱乐部,只要按照我们制定的计划去走,在赛区内是完全可控的,所有的动态都在我们的监测之下。我们要做的是控制好小环境,具体到大环境,是由政府部门和疾控中心去塑造,让总体达到一个可以复赛的环境。
记者:为什么选择青岛和东莞两座城市作为复赛的赛区?
姚明:首先我们要非常感谢这两座城市的支持,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关注,调动相关的公安、卫生等部门,包括场馆方面的支持,是他们的支持让我们选择了他们,或者说是他们选择了CBA。
记者:青岛和东莞两个赛区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姚明:我们所有人都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和心理准备,去面对这样一个任务和挑战,我对他们有信心。
记者:在和所有俱乐部商讨复赛可能性的时候,有没有反对的声音?
姚明:大家主要是担心,担心是不是会有传染的风险。这方面我们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的角色可能是儿子,是丈夫。大家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他们的担心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向。
记者:现在大家的这种压力和顾虑是否已经没有了?
姚明:我觉得大家愿意去复赛,这看得出大家的一种憧憬,这种希望盖过了他们对不可预知性的焦虑。压力不是说没有,因为空场比赛,封闭式管理大家都没经历过,说是一回事,但到了现场可能又会产生新的波动,所以我们也是提前采取了一些措施,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球员提供放松的场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我们制定了球员防疫手册,这里面凝聚了CBA联盟管理层和疾控专家的心血。
记者:在整个复赛过程中,及时有效的沟通是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姚明:这个沟通必须落实到人,通过俱乐部负责人去进行协调,因为每个俱乐部的接受范围、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想要满足所有俱乐部的要求,难度其实很大,所以感谢大家的理解和配合。
记者:球员目前的状态如何?
姚明:能恢复比赛,大家应该是比较开心的,但问题是如果在一个环境下待了很长时间,确实会产生焦虑。其实之前我在参加两会的时候,也是封闭的状态,但对我来说其实比较适应,因为我们在青年队训练的时候,基本上也是这样一个状态。
记者:降薪是否会影响球员的即战力和比赛动力?
姚明:我们希望球员可以看到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也会把这个“饼”做实的,让他们获取更大的成就感和回报。我们也希望让CBA影响到更多的年轻人,把他们从电竞拉回到现实的竞技场。
记者:在外援政策上如何去进行调整?
姚明:我们有竞赛人员根据竞赛公平原则,制定了目前的计划。我们无法掌控外援的回归,但可以制定规则让球队有所选择。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安排,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现阶段没有一个选项是可以符合所有人预期的。
记者:在季后赛的赛制方面是否会有些不太公平?
姚明:确实是残酷了一些,但我们必须考虑到现实的情况,我们希望平衡好赛事安全和公平的平衡点。
记者:复赛之后很多球队采用了全华班,你们是否会由此来作为今后削减外援人数的参照?
姚明:我们会作为观察者,但不会带着预设结果去看待。外援和内援都是CBA球员,我们看的是CBA联赛,我们的目标是让联赛更加精彩,其中有几个环节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外援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记者:你预测赛会制的空场比赛会出现什么情况?
姚明:我们对赛会制的比赛其实不太陌生,真正陌生的是空场比赛,确实会让大家有些不太适应,这些都是新的问题,我也没有答案,因为我也是第一次碰到。
记者: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比赛的精彩程度是否会打折?
姚明:不可否认的是,CBA联赛的重启赋予了很多特殊含义,我们需要勇于去承担这个责任,把这件事情去做好。
记者:CBA这次复赛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姚明:无论如何,生活都会继续。
“CBA需要持续升级”
无奈之举,WCBA让步
记者:为什么CBA重启了,但WCBA却结束了?
姚明:确实大家会觉得对女篮有些不太公平,而且她们的成绩非常不错,但这里面牵扯到很多现实操作的问题。第一个破冰的永远是最难的,我们没有更多精力同时铺开多个赛事,有时候必须从中做出一些取舍。WCBA确实是为CBA让路的,我们必须要用CBA的恢复来验证我们制定的计划是正确的,等CBA赛季到了一定阶段我们才可以去考虑其他联赛。另一方面从时间窗口上来说,CBA从6月20日开始,我们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了解我们计划是可执行的,但WCBA如果从7月20日恢复,会和整个国际篮联的比赛窗口期撞车的,但CBA是来得及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取舍。
记者:在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中国女篮的状态?
姚明:WCBA的取消确实非常无奈,但同时我们已经开始准备下个赛季。如果一切正常的话,我们计划在10月中旬开始,直到明年春节之前结束,随后投入奥运会的备战,通过比赛和集训调整她们的竞技状态。女篮的阵容大家都比较了解,结构很合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犯错误,我们可以重新调回她们在塞尔维亚时的状态。
记者:CBA是否会影响到奥运落选赛?杜锋身兼两职,是否能够兼顾?
姚明:我们不要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主教练一个人身上,助理教练可以在前期帮助他完成很多工作,而他只是进行一个技战术的融合,但前提是主教练要有自己的战术哲学,有自己的特点,要在这支球队身上打上自己的烙印。
建立平台,推进体教融合
记者:你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能否尝试描绘一下这个愿景?
姚明:提案并不代表具体的建议,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想法,具体落实还需要进行讨论和研究。我们还是因此希望建立一个平台,去产生具体、可执行的办法。
记者:你希望有怎样的人加入这个平台?
姚明:体育和教育方面的专家都需要。我们需要从娃娃开始培养,一方面以竞技目标培养体育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他终生的体育习惯。
记者:你想象中未来的CBA球员是怎样的?
姚明:一定会有最优秀的运动员,他们的训练和付出会更多一些,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学业,但更多人能够平衡好学习和训练的时间。
记者:这段时间是否会在电视上关注到一些经典赛事?
姚明:不可避免地会看到一些,自己也会回忆一下,脑子里会一刹那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和心理活动,但我觉得舞台属于未来的年轻人,属于新英雄。我相信随着CBA得到恢复,整个体育大家庭慢慢得到恢复,当舞台交还给年轻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惊喜。
CBA2.0,思考再出发
记者:CBA目前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姚明:我们肯定要进行调整,需要思考再出发,但这不会动摇我们的决心去完成品牌升级,改善我们的联赛。我们有很多东西要建立,包括财务体系、法律体系。我们推出的工资帽计划正在逐步实行,让联赛能够长期发展,保持一个可持续性,这里面会有很多方面专家加入。
记者:您对于未来的信心来自何处?
姚明: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我们整个社会的整体结构现在都向着更高的高度在前进,包括在面对疫情时候我们展露出的凝聚力。从内部来说,我对中国篮协、CBA联盟管理层很有信心,包括我从俱乐部投资人、运动员那里感受到了积极的一面。
记者:如何整治球场的语言暴力?
姚明:我们对此是零容忍的态度,球员和教练员是场上最重要的人员,他们的身体和尊严是不能被侵犯的。我们之前已经建立了黑名单制度,CBA不需要这样的球迷,我们需要热爱并尊重这项篮球的人们。
记者:中国篮协在哪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姚明:我们需要更多跨行业的知识,需要引进各行各业的人才加入篮协。
记者:您对未来的期许或者目标是什么?
姚明:我希望篮球的参与者能够越来越多,篮球不应该有界限,我们不应该以传统的目光去看待篮球,这就是一个比较美好的世界。
6月16日,姚明发布了《致CBA参赛人员的一封信》一文,其中有一句话是“我仅代表CBA联盟……”,被细心的网友挑出了一个错别字,指出这里应该使用“谨代表”而非“仅代表”,否则连语法上都将表达不通。
对于这一点,姚明承认了错误,表示自己“做事还不够谨慎”。姚明就此发散思维,表示:“这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今后将近两个月内,我们的工作还要在细节抠得更谨慎一些。”
姚明还一本正经地表示:“我会把这个字(‘谨’字)挂到我办公室里去。”主持节目的于嘉,对此调侃道:“听着有点像鲁迅先生把那个‘早’字刻在桌上,警醒一下自己。”姚明回应道:“别给我写四个‘回’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