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刘璇:您永远都是我们的父亲
第A10版:体操 2020-06-22
原中国体操女队主教练陆善真去世

刘璇:您永远都是我们的父亲

章丽倩

陆善真

陆善真和刘璇

陆善真和程菲

63岁的原中国体操女队主教练陆善真,他是带领着刘璇、程菲等多名运动员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的名帅,他是体育同行眼中的儒将,他是弟子们心中的“父亲”……然而,6月20日,一个噩耗突袭而至,陆善真于6月19日突发心梗在北京逝世。讣告中写明,考虑到当前防疫形势和家属意愿,不会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但在亲友、弟子和体操迷们的心里,此时泛起的种种回忆,都成了他们最真挚的悼念。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春节前身体略有恙63岁离世委实猝然

虽说陆善真是突发心梗,猝然离世,但在弟子、体操世界冠军毕文静看来,恩师身体略有抱恙,这在之前还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谁都没想到,“小毛病”竟会变化发展得如此之快。

毕文静说,就在今年春节前,陆善真还与昔日体操队的同仁们有过一次聚会。“那次能感觉到陆导没有以往那么活跃了,以前他总说我们,但看上去还可以。陆导说过不太舒服,后来听说他去住院,也没查出来什么问题。”毕文静怎么也没料到,那次聚会竟是她与恩师的最后一面。

这位名帅出生于1957年3月,原籍浙江温州,1974年9月开始参加工作,历任浙江省体委体工队技巧队运动员,浙江省体委体操队教练员,国家体操队女队教练员,国家体操队女队主教练,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纪委书记,中国体操协会副主席。2017年3月,他完成使命,光荣退休。然而,清闲的日子才过了三年多,甚至有些弟子觉得他还会为体操事业发挥余热时,噩耗突至。

“总觉得他还年轻,才刚退休,还没好好享享清福。”考虑到北京当下的防疫形势和家属意愿,讣告中写明不会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毕文静和众多昔日体操队的同仁既无法去送恩师的最后一程,也不便去陆家探望悼念——手机通信成为了当下最适合寄托哀思的手段。

“陆导带的‘女一组’微信群里一直在发消息,队友之间打电话,说着说着就哭了。还有很多在外地的队友、朋友,托我们去做点什么,但这个时间点,我们也没法做什么。”毕文静透露,唯一让大家感到庆幸与安慰的是,陆善真走得比较平静,是在午睡时离开了人世。“陆导有午睡的习惯,(6月19日)一直到下午3点都没醒,陆导夫人去叫,再也没有叫起来。”“想想陆导这辈子,也算功成名就,听说最后没有遭太多罪。”

疫情之下遥遥悼念她们心中的“父亲”

因为疫情,陆善真的亲友、弟子们无法通过一个最后的告别仪式来寄托哀思,所以很多当年中国体操女队的成员都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以文字形式来送别她们口中的“陆导”、她们心里的“父亲”。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冠军刘璇,她在微博上写道:“我的陆导,我们的陆导,我不想接受这个消息,我不想相信。这一刻,我就是当年跟在您屁股后面的小姑娘——我的陆导没有走!亲爱的陆导,您是我们女一队的父亲,永远都是,无论在哪里,想起您,都会爱您爱得深深的,遇见您,福分也是深深的;想您,会一直深深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体操迎来了建队以来的成绩巅峰,由程菲、杨伊琳、邓琳琳、江钰源、何可欣、李珊珊组成的中国女子体操队首夺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冠军,此外何可欣在女子高低杠项目夺魁。作为这支队伍中的主力,中国体操名将程菲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表露了失去恩师的沉痛心情。一段文字道别,“永远不知道明天会面对什么。您走好。”一张用颜色来表达沉重的全黑配图——这就是程菲的心声。

对同为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冠军成员之一的杨伊琳来说,听闻噩耗时,她的震惊可能较别人更甚,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她与陆善真还有过联系,当时并未察觉异样。“从2008到2012周期,是陆导一直护我成长,保我平安。在我的青春记忆中,始终伴着您的鞭策与陪伴。一个月前,还在麻烦您帮我写推荐信,尽管不擅长用电脑,但依然给我最大的支持。前几天我刚刚研究生毕业,这让我想起大学毕业前,您到北体大的体操房还陪着我一起照相。出国留学回来一直没有和您见到面,平时只在手机上联系,这成为了我最深的遗憾。现在脑子里都是在队里的画面,我调皮捣蛋,陆导尽力维护,伴着我一路成长。愿陆导安息。”

2012年伦敦奥运会,那是陆善真执掌中国女子体操教鞭的最后一届奥运会,邓琳琳在平衡木比赛中折桂——那也是中国女子体操距今最近的一枚奥运金牌。“我很幸运两次奥运出战都是由您带队,从2008年女团的历史突破,到2012年成为了中国体操女队目前的最后一个奥运冠军。您的成就已被历史铭记!陆导,愿您一路走好。”邓琳琳在微博上写道。

陆善真培养出刘璇、程菲、杨伊琳、何宁、张楠等多位世界冠军,堪称中国女子体操历史上成就最大的教练之一。

体坛伉俪相互理解

和许许多多体育人一样,陆善真也有午睡的习惯,但在6月19日那天,他的妻子王佑平却没能将丈夫唤醒。这一别,便是生死两隔。意外来得太突然,受到打击的王佑平一度卧床休养。

陆善真和王佑平是一对体坛伉俪,两人成婚已有33年。陆善真专精的领域是女子体操,而王佑平擅长的则是健美操,多年来他们相濡以沫,以同行视角体贴包容着彼此。而若要从相识相知说起的话,体育正是他俩的牵线人。

上世纪80年代,王佑平带着天津队的队员去位于北京的国家训练基地里受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陆善真与王佑平便熟络了起来,有时还会带着相机去给后者拍照。王佑平说,“当时就是觉得他人特别好,很踏实,但是骨子里又有股聪明劲儿,对事业肯钻研。”

1987年8月,两人在杭州成婚。不过婚后,陆善真仍常年在北京带队,而王佑平则在广州工作。妻子分娩时,陆善真由于带队事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直到儿子快满月时才见了第一面。后来,两人即便同在北京生活,在陆善真执掌中国女子体操队的近20年里,他在家停留的时间也很少。

“因为我自己就练过体操,我知道,这是一门需要‘扎’进去的活,只有你投入才会有产出,就因为他全身心地付出才能带出这么多世界冠军。如果我没从事过体操工作,我想,我压根无法理解他。”王佑平曾如此描述两人的相处。

中国女子体操教父

2/3奥运金牌皆出其手

如果以奥运金牌来评价一位教练员的成就,那陆善真便是带领中国女子体操崛起并攀上高峰的教父级人物。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陆善真执掌中国女子体操队的这段周期里,这支队伍共赢得四枚奥运金牌,占到了中国女子体操历史奥运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二。

而在金牌与成绩背后,从毕文静的“毕氏转体”到“刘璇单臂大回环”,再到“程菲跳”等,这些以运动员名字命名的经典体操动作,也都是陆善真在执教女队期间的杰作。与此同时,这些动作也记录了他在与弟子们亦师徒亦父女般的多年相处。

“陆导很严肃,不说话、没表情的时候,真的很严肃。”“是个特别懂得研究的人,教练员的责任非常大。”“还很细心仔细。”“为了想办法摘金,头发都掉光了。”在前些年的某次采访中,刘璇回忆了自己的恩师陆善真。每次体操女队的昔日同仁相聚,拍照留念都是少不了的环节,但看着陆善真由于操心带队而日益稀少的头发,刘璇和其他退役队员也时常会生出老帅不易的感慨。

毕文静在役时最擅长的单项是高低杠,但无论是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还是其他大赛场上,她与冠军荣誉常是缘悭一面。1998年,毕文静在该年的体操世界杯总决赛上赢得高低杠冠军,那天陆善真是真的松了口气,特为这位弟子高兴。“(那天)陆导特别开心。当时看到我几次与冠军擦肩而过,他真的着急。”也正是在那次比赛中,毕文静将陆善真为自己设计的扭臂转体360度成反握大回环绝技给亮了出来——也就是被命名为“毕氏转体”的难度动作。

“虽然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但动作都是教练想出来的。陆导根据我的能力,为我设计了动作,陪我日复一日在杠上打磨。不光是这一个动作,而是很多很多难度动作。”毕文静说,运动员是站在台前的人,但如果没有教练员的默默付出,那成绩与成就将无从谈起。“他们真的太伟大了。陆导(当时)40多岁了,还在帮队员拉器械,做保护。为了接我们,好几次胳膊受伤。”“中国体操队的成绩属于集体,但陆导真的功不可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