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前所未有”引出一堆新问题
第A07版:中超 2020-07-22

“前所未有”引出一堆新问题

龚哲汇

CSL 中超视点 四大变革

中国球员的平均收入大幅度下降,球员们还会像以前一样拼命或者听话吗?俱乐部的续约条件不令人满意,球队管理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会随之而来,甚至在赛季没开始前,流言蜚语已然四起……

本周六,迟到了近半年的2020新赛季中超联赛就将正式开启。赛会制、空场、封闭式管理……中超16支球队将亲身经历中国足球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除此之外,减薪风潮、临阵换主帅、换人名额变动和本土裁判也让新赛季充满看点。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龚哲汇

减薪大潮

影响精彩程度

在过去近十年中,中超相比于其他联赛,对顶级大牌们最大的诱惑,莫过于高昂的薪水,因此球迷们才得以在中国赛场上看到诸如奥斯卡、保利尼奥、德罗巴、特维斯等曾经效力于五大联赛的明星外援。趁着金元潮的兴起,中超联赛也的确在国际上有了名气,不过大多数海外球迷记住的往往还是欧美人的面孔。另一方面,俱乐部却因为外援的“军备竞赛”入不敷出,运营模式相当不健康

去年年底,中国足协颁布了最新版的“限薪令”细则,外援年薪不超过300万欧元,国内球员顶薪不超过1000万人民币(国脚可上调至1200万)。限薪令一出,许多外援如果想续约,损失的将是超过之前半数以上的经济收入。而中超对外援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一个冬窗下来,中超只引进了七名外援,标王是上港外援里卡多·洛佩斯,但转会费只有546万欧元。

没有明星外援投身中超,人们只能将目光投放到已有的几名外援身上,但这些过去几年叱咤联赛的各队大腿,今年也将各自面临合同年。以上海上港胡尔克和广州富力扎哈维为例,他们的合同都是在今年到期,但是两名外援与俱乐部续签合同的进展并不乐观,本赛季结束后极有可能就此离开中超联赛。

除了合同即将到期的球员之外,一些当打之年的外援也有提前离开中超的意愿,毕竟,在欧洲或其他高水平赛场,他们能获得更高的曝光率,有的也更容易被国家队选中。近期有意大利足球媒体《Seriebnews》的消息称,2021年合同到期的埃德尔,可能也不会与苏宁续约。而本赛季刚刚冲甲成功的意乙球队贝内文托,也有意引进这位巴西裔的意大利前锋。再结合之前前往欧洲的维特塞尔、卡拉斯科和伊哈洛,中超球迷们需要且看且珍惜,过去“山珍海味”的日子可能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同样,本土球员的待遇标准也需要俱乐部引起注意。7月17日,恒大公布了《足球俱乐部足校培养球员薪资方案》,这份限薪令甚至比足协之前出台的更为严格。作为过去10年的中超风向标,广州恒大的此项举动似乎预示了中国球员的平均收入也会大幅度下降。如果没有那么多钱,球员们还会像以前一样拼命或者听话吗?俱乐部的续约条件不令人满意,球队管理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会随之而来,甚至在赛季没开始前,流言蜚语已然四起。在较为压抑的封闭式环境下,如何处理好球员们的心态,也是俱乐部内部管理的一次考验。

换人名额

考验板凳深度

7、8月开赛,平均四天一场比赛,高密度、高强度的赛事将对中超各支球队的阵容深度提出新的挑战,不论是外援、归化还是替补球员,球队的整体阵容将成为决定在本赛季中超取得何等名次的关键。

本赛季,中超实行“报5上4”的外援新政,对于本身球队中就有优秀外援的豪门球队来说,这项政策是如虎添翼。在中超范围内,恒大、国安、上港、鲁能这样的强队多上一名外援,就能弥补球队的短板,减少出现失误的可能。

除了外援外,每场比赛换人名额从三人变成五人,也将进一步加剧球队之间的强弱分化。如此高强度的赛事之下,疲劳和伤病在所难免,而一旦出现受伤,可能就将错过好几轮比赛。因此球队想用一套阵容打中超,更加不可能。纵观中超,广州恒大一直是中超板凳深度最厚的俱乐部;北京国安的中前场人员充足,连张稀哲、朴成和李可都未必能确保主力;上海上港引进了买提江和于睿后,针对性地解决了中场和后防线短缺的问题。而像深圳、申花这样的球队已经提前做好了预案,球队几乎准备了两套阵容来应对接下来两个多月的14场赛事。

中超的强队们除了要注意高强度的赛程外,还要考虑到国足的抽调和即将迎来的亚冠赛程。世预赛的比赛时间是10月8日和13日以及11月12日和17日开打,亚冠东亚区的小组赛将在10月16日到11月1日之间进行,主力球员连续征战体能消耗极大,而由于10月和11月基本被亚冠和世预赛的时间占据,这意味着中超联赛第二阶段很有可能在11月下旬才能开打,第二阶段的赛程又将面临压缩。因此对于中超的强队而言,在第一循环中挖掘新人,增加阵容深度也是确保多线赛场上走得更远的关键。

“三驾马车”

土帅能否逆袭

与往年相比,中超本土教练的生存境遇更为恶劣。2020中超新赛季,只有山东鲁能的李霄鹏和河北华夏幸福的谢峰依旧站在各自的教练席上,就算将刚刚成为河南建业执行主帅的杨戟算上,16支中超球队里不过三位的土帅已然成了稀有物种。

2014赛季,中超还有沈祥福、马林、宫磊、成耀东等10位土帅,2015年则开始下滑,2016赛季各支球队外教成为标配,土帅只剩三人,如今这个数字又创历史新低。虽然上赛季中超颁奖典礼,李霄鹏力压中超一众大牌洋帅当选赛季最佳教练,但还是没能改变本土教练在中超不受重视的现状。

唐尧东、左树声等老一辈名帅的名字早已淡出一线;宫磊、高洪波、成耀东、范志毅等“60后”球员,要么选择走上仕途,要么也远离了俱乐部层面;李明、孙继海、徐云龙、肇俊哲等“70后”著名国脚,也鲜有执教一线队,相反他们更喜欢担任管理要职。近几年中国土帅的名字,似乎只能反复听到王宝山、贾秀全、沈祥福等人,但他们无一不是频繁更换球队和职务,助理教练、领队或者副总经理,这些中国足球人只能成为洋帅们的“备胎”。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受到疫情和政策的双重影响,各队的投入都会有所降低,明星外援逐渐离去。而一旦没有了核心大腿,名帅们的理念也难以执行,因为成绩不佳中途下课或许会成为未来常态。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更换教练的难度较之以往提升不少,中超俱乐部想邀请本来就不多的土帅并不容易。

与日韩的“70后”、“80后”的少壮派主帅相比,中国球员在球员时代并没有落下他们太多,但转换身份成为“传帮带”角色的教练后,两者之间的差距似乎正是中国与日韩两国足球水平的现实写照。好在一些俱乐部已经有了意识,恒大的郑智、黄海的王栋都被俱乐部提拔出任一线队助理教练,这既是一种防患于未然,也是有意识地在为中国足球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洋哨缺席

本土裁判正名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中指出,所有比赛将不邀请境外裁判员参加。这也是中超联赛继2016赛季后,全部由本土裁判执法的中超赛季。

在中超正式开始前,裁判们也被就近安排在了大连和苏州两个赛区,各赛区裁判只会执法自己所在的中超赛事。112场比赛,中国足协委派了60名裁判执法,按四人一组计算,平均每人执法7场左右。在这些主裁中,马宁、沈寅豪、张雷、李海新被分在苏州赛区,而傅明、王竞、顾春含将入驻大连赛区,也有不少新人面孔首次亮相,比如刘林、贺凯、刘星等。

2019年,中国足协宣布引入职业裁判制度,首批职业裁判员共五人,除了本土裁判马宁、傅明和张雷,还有马日奇和克拉滕伯格两位欧洲名哨。全年联赛,马日奇执法了30场中超比赛,克拉滕伯格执法了31场中超比赛,马日奇在赛季后当选2019中超最佳裁判员,成为首位获得这一称号的洋哨,而克拉滕伯格则在近日封哨,足协杯决赛成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由此中国职业裁判员只剩下三人,除这三人外,其他裁判并非“全职”,因此在前往各赛区前,他们还需要向原单位请假两个月。和去年相比,裁判们的补贴没有变化,主裁、助理裁判、第四官员单场补助标准分别为6000元、3000元、3000元,而视频助理裁判的单场执法津贴可能为2000元。

和球员们一样,裁判员们的备战也早早开始,足协在6月13日至14日、6月20日至21日分两阶段组织中超、中甲裁判的线上培训,学习理解国际足联理事会在4月份公布的《2020-2021足球竞赛规则》。在联赛开赛时间正式确定后,裁判员们在各地方足协接受体测,包括6×40米速度测试、高强度间歇跑等测试。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为了避免裁判员外出奔波,足协将这一工作委托给地方足协。此外,在进入赛区后,足协还会有相应安排,通过热身赛帮助裁判们找回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本赛季裁判傅明分到了大连赛区,而这也正是泰山队所在的赛区。在上赛季联赛第2轮,傅明在执法建业与鲁能比赛时的诸多判罚,引起了球迷的争议,甚至导致了“查论文”事件。有消息称,今年鲁能的首回合比赛,傅明或将回避不执法,具体安排将由足协在赛前统筹协调。

外籍裁判缺席,本土裁判将在今年中超联赛中挑起执法“大梁”。从长远来看,本土裁判和本土球员一样,只有在获得更多比赛机会后,才能有更多的提升空间。同样,2020赛季也成为了本土裁判提高业务水平,挽回声誉的良机,能否抓住这次机会,还要看本土裁判在联赛首阶段交出怎样的执法答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