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1日 星期六
赛前加班加点  用爱助力申花
第A05版:申花 2020-08-10
疫情下无法现场看球的球迷一家——

赛前加班加点 用爱助力申花

陈嘉明

伴随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诞生了一届特殊的赛会制联赛,一下打乱了球迷们原本的看球计划。对于申花球迷张毓敏而言,无论是在虹口看台支持主队,还是陪同球队走南闯北远征,计划都只能被迫搁浅,安心在家做一名电视机球迷。然而在一家四口共同观赛的过程中,增加了他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也让他得以和同样作为申花球迷的太太和两个可爱的儿子分享观赛的喜悦,不经意间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而这对于一名平时工作十分忙碌,没有过多时间陪伴妻儿的外企部门经理而言,实属意外收获。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陈嘉明

看台一见钟情,申花助攻姻缘

“哎呀,你可能不知道,我和我太太还是因为申花结缘的呢。”刚一入座,张毓敏便打开了话匣子。2004年,张毓敏正在上大二,而太太则是大一,两人都就读于松江大学城。记得当时,大学城里有一个申花球迷联盟,而他则是联盟的鼓手和领喊。回想起两人相识的甜蜜时光,张毓敏眉宇间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纯情少男般的羞涩,目光中多了些许温柔,含情脉脉地望着身边的她。“那个赛季,我发现看台上多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感觉她怯生生的,不太好意思,却也会跟着球迷一起助威,完全不怯场。后来,我鼓足勇气,上前要来了她的联系方式,之后我们就很自然地相识相恋了。而去虹口看球,则贯穿了我们整个大学时代。”

话音刚落,张毓敏的太太则笑着补充道,“1994、1995年我跟着我爸爸去江湾看申花训练。读大学那会儿我看到一个赤膊的小哥哥,以前是虹口12台的领鼓,当我还不知道他名字的时候,我叫他领鼓的哥哥。后来,他就成了我孩子们的爸爸,继续和儿子站在虹口12台。”短短几句,饱含着对丈夫深切的爱意,令人倍感温馨。

“从小就是申花球迷”,揭示了申花球迷的传承性,而这句话在张毓敏的家中则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大儿子潇潇懂事起,张毓敏就告诉他,一定要做一个申花球迷,因为他的爸爸妈妈是由于申花队在一起的,没有申花就没有他(潇潇)。记得潇潇从幼儿园开始,就跟着父亲去到虹口看球。而他也从最初的有点坐不住,到后来能够认真投入地看完全场。年幼的他在现场见证了申花两度夺得足协杯冠军,也见证了瓜林的离队,分别时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在张毓敏看来,这些都是潇潇儿时记忆里超燃的回忆,而申花的这些高光时刻,也可以加深他对申花的爱。潇潇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能够成为申花队的一员,为此爸妈送他去学踢球,目的是为了让他锻炼身体,培养他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参加学校足球队的训练。即便梦想遥不可及,追梦的过程也非常有意义。小儿子源源从小在家耳濡目染,才3岁的他就已经对申花队员如数家珍。莫雷诺、金信煜、沙拉维等都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名字,看台之歌也是琅琅上口。张毓敏希望,明年也可以送小儿子去学踢球,让他感受到足球带来的快乐。

在家看球也有仪式感

如今联赛已全面开打,新赛制下的中超比赛日大多于晚上六点开球。张毓敏坦言,这对上班族而言显得有些不太友好,不过对他而言问题不大。事实上,每到申花比赛日,他一般早上7点不到就会赶到公司,这样能保证完成当天的工作后,在开赛前赶到家。由于在外企工作,他会有很多晚上和欧美同事开会的安排,他也会在比赛前一周合理安排晚上开会的时间,尽量避开比赛日。而大儿子潇潇在暑假期间也有安排很多晚间的网课,这时候他就会向妈妈“求情”换一下看第二天的重播。作为一名校队队员,他每天都有3个小时的训练时间,课外作业也比较多。为了看球,他愿意牺牲一切游戏和休息的时间,在训练之余抓紧完成作业。看球和踢球是他最大的爱好,同时也是他的动力。

“虽然这个赛季都无法亲临虹口观赛了,但是在家看球也要有仪式感。”热爱生活的张毓敏,会在比赛开始前和两个儿子换上各自的申花球衣。对他而言,作为“装备党”,每个赛季的球衣都是必买的。源源的球衣是潇潇小时候穿的,不过他一点也不在意,穿着哥哥的球衣乐在其中。之后全家一起收看比赛,像是在现场一样地助威和呐喊。看着直播镜头里双方球员的奔跑和拼抢,再转头看看身边朝夕相处的妻儿,张毓敏欣慰地感叹道,“以前加班加点,把很多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陪伴家人的时间相应减少了,现场看球也不一定都会带太太和儿子去,无法及时和他们分享看球的心情;不过,现在大家都在家里看球了,我可以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尽量抽出更多时间陪陪家人,也可以在看球过程中随时分享球赛的细枝末节,无话不谈,我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更近了。在娱乐活动相比以往少很多的当下,申花比赛日就是我们全家的一场狂欢!”

“曹赟定!摆脱了防守球员,传!金信煜!无人看防!推射!绝杀!”目睹申花在第三轮比赛中1比0绝杀山东鲁能,张毓敏激动不已,和妻儿相互击掌庆贺。不仅为了申花取得胜利而欢呼,同时也为了自己温馨、友爱、幸福的家庭而欢呼。这一刻的张毓敏,被满满的爱意所包围。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虹口足球场,36岁的张毓敏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闪闪发光的家人。三个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共同组成了他的整个世界。

穿申花训练服跑“柏马”

去年8月,恰逢小朋友放暑假,张毓敏便想着带潇潇去大连远征,现场看申花客战大连一方的足协杯半决赛。“那时放假,所以就带大儿子去了,因为他此前没有远征过,而且我隐约感觉这场比赛申花有戏,所以就想着带他去见证一下,经历一下这个过程。”最终,申花也的确没有让远征的球迷失望。凭借沙拉维的吊射梅开二度以及莫雷诺的远射,申花3比2逆转对手,昂首闯进决赛,为之后的捧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看台上的潇潇看到申花进球时,情不自禁地咧开嘴大笑,振臂高呼,肆意地庆祝着。这一幕被张毓敏用手机拍了下来,这也在日后成为了潇潇此次远征最为美好而又珍贵的回忆。

而在预订回程的机票时,张毓敏特地留了个心眼。他注意到赛后第二天大连回上海浦东的航班一共有两班,他便尝试着碰碰运气,结果父子俩真的有幸和申花全队乘坐同一个航班返沪,潇潇也幸运地得到了大部分球员的签名。进球功臣沙拉维在机场一一满足了球迷们合影的愿望,他为人谦逊、低调的性格也深得张毓敏的欣赏。“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大牌外援,和球迷合影时都是笑脸相待,对球迷都非常友好,特别好。”张毓敏赞叹道。

平时严于律己的张毓敏,兴趣爱好则是跑马拉松。他经常会在空余时间里参加各种各样的“半马”以及“全马”,每个月的目标是跑满200公里。外加严格控制饮食,这得以让他远离赘肉,保持着干练清爽,有腹肌、有活力的形象。因为他明白,自律意味着自由。“柏林马拉松是全球六大满贯之一,是每一个马拉松爱好者的目标,我想要去征服。”张毓敏坦言道。去年,为了完成长久以来的心愿,他特意利用国庆假期,外加请了几天年假,一切准备妥当后飞赴德国。穿着申花训练服跑完全程的张毓敏,最终取得了3小时28分的个人最佳成绩。“其实穿申花训练服跑,是自己一直以来存在于脑海中的想法,因为想给自己的过程中加一点bu ff(游戏术语,意为状态增益),让自己在最艰难的时候可以坚持下来,也算是作为一个申花球迷的标志吧。”张毓敏笑道。

在德国游览期间,张毓敏还去了德甲拜仁慕尼黑的安联球场。在他看来,中超和欧洲俱乐部的主场氛围不太一样,欧洲俱乐部的氛围更像是周末大家一起活动,喝一杯酒、聊聊天,一起加油助威。而反观虹口,气氛则更为热烈,全场几乎没有坐着看球的球迷,欢呼呐喊还有全场互动。在这一点上欧洲的球迷文化基础更好,但是张毓敏相信,虹口的气氛并不亚于那些顶级的欧洲豪门。

莫雷诺翻牌大儿子作文

在申花效力长达八年的队长莫雷诺一直是申花球迷心中当之无愧的最佳外援,而他也同样成为了潇潇——一个侧颜酷似刘昊然,学习非常勤奋的小帅哥的偶像。前些日子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我最敬佩的人”。当别的同学还在发愁不知如何下笔时,潇潇已经构思好了整体框架。在他心中,早已有了一个最尊敬的人,那就是莫雷诺。“说起我最敬佩的人,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他高高的,有着一双引人注目的大长腿,大概30多岁,非常英俊,是上海申花队队长,你们猜猜他是谁?对啦!就是莫雷诺……莫雷诺不仅球技好,还非常善良,他在中国成立莫雷诺公益基金会。去年冬天病毒来到了我们人间,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莫雷诺立刻把自己和球员的一些物品拿出去拍卖,并把钱投入到捐赠物资上……蜘蛛侠曾说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莫雷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不因为自己事业的成功而忘记自己在社会上的责任,这才是我敬佩他的真正原因。”

稍显稚嫩的文字阻挡不了一个少年对偶像的尊崇与热爱。而在潇潇认真写作时,他的妈妈则掏出手机,悄悄记录下了这个瞬间。画面中,潇潇笔挺地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书桌正上方则挂着一件莫雷诺的签名球衣。“我手写我心,在Gio签名球衣下写Gio,有这样一个正能量的爱豆真好。”潇潇妈妈感叹道,并配上了莫雷诺超话,晒到了微博上。

令潇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篇作文被原申花翻译王侃看到,并转给了莫雷诺,获得了后者的肯定与赞赏。“Hola,我们团队把你的作文翻译给我看了,你的作文我给满分!哈哈!感谢你的喜爱,正是因为有你们支持,我们才有努力拼搏赢得胜利的动力,再次感谢你们不离不弃地支持!新赛季加油!”莫雷诺在微博中评论道。此刻,偶像的力量在这名茁壮成长的少年心里,埋下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种子,在日后的砥砺岁月中照亮了前方的路,熠熠生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