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 在舟山效仿徐指导
“舟山地方不大,除了有业余成人足球,还有一些当地小俱乐部固定组织踢球少年集中训练,不过那些孩子的水平实在太差了点。”舟山当地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足球训练班,但也不过是来自附近小学的七八个孩子定期训练,组织较为松散,“关键是基本功太差,有的孩子两脚都停不住一个球,你对他能有什么技术要求?而且很少有比赛,跟别的任何队一打就输十几个……”
但是看到踢球的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王佳玉来劲了,“我这个人大概注定跟岛有缘,小时候在崇明基地长大,现在又来到这样一座有山有水的海岛,我就萌发了想法,能不能在这里扎根下来,搞搞青训,像徐指导那样?”他得到了舟山“球友”的支持,一位酷爱足球的年轻企业家朱萧丞直接投资王佳玉在舟山搞青训俱乐部。而王佳玉的这个决定,也让汤女士感到欣慰,儿子做正经事了,而且依然是从小到大最挚爱的足球,汤女士马上发动她个人的资源,从各方面支持儿子。有了这些支持,去年4月开始,王佳玉在舟山岛上租房住下,干了起来。
搞青训 先面对家长质疑
万事开头难,王佳玉也没想到,最先的挑战来自家长对他个人的质疑,“现在信息很发达,王佳玉的名字网上一查,犯的那些错误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这种人能带好他们的孩子吗?我不怪别人,换了我是家长也会这样想!”可是仅仅几堂训练课,家长们就改变了看法。“与其说我改变了他们,不如说他们激活了我,王佳玉回到了足球场上,虽然做教练我是新手,但徐指导还有基地老教练们那么多年言传身教,我还是有点底气的。”根宝听说他开始搞青训,马上传授了他一份“秘笈”——根宝亲自整理的“抢逼围、接传转”战术体系图表。
球员家长和其他教练认为,王佳玉带青训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严”,显然是受到了根宝的直接影响,他继承的另一点就是亲力亲为地抠细节、抓动作。一群海岛上的顽皮少年,到了他手里被训得服服帖帖,“大约三个月左右吧,我再带着队伍出去打比赛,家长、对手都称赞变化太大了。”孩子们丝毫不落下风,攻防颇有章法。家长放心了:“孩子就交给王指导了!”还有更多的孩子被家长送来。舟山市教育部门积极支持他和当地的学校搞合作,最后连之前搞青训的当地俱乐部,也选择和他们合并一起干。
组团队 未来还要洋教练
王佳玉的青训俱乐部叫源文梓洋,“是用我和合作伙伴两个人儿子的名字。”说到儿子,王佳玉颇为感慨,当时选择离婚,是面对债务的压力,“时间长了,说不清真的假的,反正分开生活已经是事实了。换个角度说,也让我没有别的牵挂,专心搞足球吧!”最近半年他几次回上海,都把时间用在带队和比赛上,没见儿子一面。
做事业当然不能单枪匹马,王佳玉有几个好搭档跟他一起干,而且都颇有“来历”,把他引到舟山来的耿袈岂自然是第一个,他还请来了申花退役球员刘宏涛和陈晓毛。“他们都是踢了多年足球,能埋头做事的人。像陈晓毛还在利物浦受训过,眼界开阔,他年纪其实还小,蛮意外地提早从联赛退了下来。”
不过一年时间,王佳玉已经组成一个相当专业的教练团队。他还出重金聘请了西班牙职业教练团队,还一度想聘请担任留尼旺青训总监的可可来舟山执教,只是因为疫情影响,目前外教都没法来。
“我搞青训不是心血来潮,现在只是让家长和身边人看到球员的一点点进步,将来我们要做的更多,需要更加完善的教练团队,包括专职门将教练、体能教练,医疗、恢复、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