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文职业生涯第六次赢得世锦赛冠军,距离历史第一位的“台球皇帝”亨得利的七冠纪录仅一步之遥。同时,他还成为了排名赛冠军总数的历史第一人(37冠)。但这些并不足以解释他为何被人们又爱又恨,不是吗?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嘲的不是后辈而是无为之辈
奥沙利文到底是如何看待斯诺克运动的呢?在其出版于2013年的第四本个人自传《奔跑》中,曾对此有过定性。“这是一本有关斯诺克的书——属于我的一项有时候会憎恶到不想看到球杆的运动,但也是一项比我生命里任何东西都要钟爱的运动。”
将这段话凝练一下,就是——当他不憎恶它时,它就是他最钟爱的运动。类似的矛盾感,在奥沙利文身上比比皆是。
狂得翻江倒海,却总能一次又一次用卓绝本领捍卫口出狂言的底气。这样的奥沙利文,也会陷入老气横秋、倚老卖老的桎梏吗?让他开启嘲讽模式的究竟是年龄,还是能力之高下?
这场世锦赛决赛,一早就被一边倒地预言了胜负。次轮战胜丁俊晖,1/4决赛逆转淘汰老对手马克·威廉姆斯,半决赛又连扳三局拿下马克·塞尔比,在走过这样一条场场硬仗的晋级路后,没有人会怀疑奥沙利文对上凯伦·威尔逊时的统治力。结果,决赛胜负虽无悬念,但在评价起已是手下败将的首位闯入世锦赛决赛的“90后”球员凯伦·威尔逊,奥沙利文却是一点也不毒舌。
“他是一位顶尖球员,一直都在进步。”“也许他曾去酒吧干过兼职,但心中的火焰在熊熊燃烧,支撑他最终来到这里。”“不想给他太多压力,但他明显比同龄的球员们更强大。”“他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好日子,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这还是前几天那个刚向年轻一代送去扎心话的毒舌王吗?“我觉得他们实在太糟糕了,就算我缺胳膊少腿,都很难跌出世界排名前50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只能算是高水平的业余选手。”
28岁的凯伦·威尔逊不在被群嘲之列,凭的是自身本事,至于那些正好被奥沙利文毒舌扫射的年轻一代,在用成绩把脸面挣回来前,他们除了抱怨几句,实在也撼动不了奥沙利文分毫。
罚单王横冲直撞 逆潮流垄断C位
奥沙利文是斯诺克世界最出格的一个符号,无人可出其右。1993年,当他首夺英锦赛冠军(也是其第一个排名赛冠军)并开始崭露头角时,这项素来主打精致、优雅与自持的运动也许没有料到,在经过近30年的拉锯后,奥沙利文不仅仍在横冲直撞,还牢牢把持着“流量C位”。
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奥沙利文算不上优质榜样,除了“一不小心尽说大实话”外,从年轻时期至今,他确实因不当行为收到过成沓的罚单。
1996年世锦赛,奥沙利文因感觉某位赛事官员对自己的教练不够尊重,于是用头向对方直接顶去。这让他被罚2万英镑,还经历了两年处罚观察期。1998年,在爱尔兰大师赛夺冠后,他的尿检样本中被查出大麻成分,结果不仅丢了这个冠军头衔,还缺席了随后的英锦赛。2006年英锦赛,他与亨得利在决赛交锋,在后者取得4比1领先后,奥沙利文突然起身与对手和裁判握手,然后径直离开赛场。弄蒙现场所有人的代价是,他被扣除了900个积分,并罚款11750英镑。另外,奥沙利文还有与前女友互殴继而被带去警察局的黑料。
如果说以亨得利、马克·威廉姆斯为代表的绝大部分球员都是优雅自持的,那奥沙利文几乎就活成了他们的反义词。他会在公开场合脱鞋抠脚,会踩着球台系鞋带,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跟旁边人悄悄讲荤段子,会直白地说斯诺克运动正走向消亡,会点名吐槽某些大牌球员太过无趣,还会承认自己只想参加“鱼腩”球员更少、冠军奖金更高的赛事。
明明是看起来最格格不入的人,实际上却成为陷入下坡路危险的斯诺克运动的票房灵药——奥沙利文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存在。
熬过原生家庭之痛 将成为纪录之王
“天赋异禀”与“个性张狂”,这是奥沙利文身上最显著的两张标签。不过,很多人之所以乐意经年累月地关注他,可能还有另一层缘故:他们想知道,这个从不幸家庭中走出的男人,这个曾终日与药品、酒精为伍的男人,他究竟会在疯狂中滑向深渊,还是张狂地笑到最后?
早在10岁那年,奥沙利文就刷新了彼时一杆清台的最低龄世界纪录,天才之名也是由那时开始被冠在了他的头上。但在他15岁时,他的父亲因过失杀人罪入狱,随后不久,母亲也因逃税而被判入狱。这个四口之家突然没了家长,奥沙利文不得不开始一边练球一边照顾妹妹丹妮尔。
后来,“火箭”成名了,越来越多的冠军和冠军支票让这家人更加富足,但与此同时,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也更加明显。妹妹丹妮尔曾回忆说,母亲将出狱后的父亲赶出家门,并提出离婚,而父亲则说母亲变成了“一个贪婪、令人憎恶的骗子”。丹妮尔觉得,“母亲是我们这个家里的野兽”,而哥哥奥沙利文之所以有过那么多的不良习惯,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到了家庭因素的影响。
44岁,这是一个无论怎么看都比较成熟的年纪了,如今的奥沙利文是否已完全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了呢?他有三个孩子,还有一位感情稳定的女友,他找回了曾帮助自己摆脱大麻和酗酒的跑步习惯,还有着近些年来都少见的好状态。看起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六届世锦赛冠军史蒂夫·戴维斯看来,奥沙利文完全可以在赛场上活跃到50多岁,将有不少机会去追平甚至超过由亨得利保持的世锦赛七冠纪录。“这是他七年来第一次赢得世锦赛冠军,六冠王荣誉是他应得的。至于亨得利的七冠纪录,现在也要被打上一个问号了,你不得不承认他完全可以做到。”“我相信他还有能力走得更远,如果他愿意的话,他绝对可以打到50多岁。”
停摆期里重新跑起来 这是他最棒的三个月
早在刚30岁出头的黄金年纪,奥沙利文就明里暗里表示想退役,之所以拖到了近45岁还在以职业球员身份参加世锦赛,除了50万英镑的冠军支票和对斯诺克的余爱未熄外,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场外因素——曾将他的精神状态从摇摇欲坠中拉回来的跑步。
十多年前,当奥沙利文的生活中总掺和着酒精、药品和百忧解时,跑步几乎是让他保持头脑清醒的唯一办法。十多年后,在疫情带来的“禁闭期”里,他又重新跑了起来,并有了重获新生般的“太棒了”的感觉。
今年3月至5月,斯诺克职业赛事因疫情陷入全面停摆。出于对健康安全、职业前景、奖金生计等方面的考虑,不少球员都面染忧色。然而,奥沙利文却说“这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度过的最棒的三个月”。
“我已经有十年左右没认真跑步了,2009年是我跑得最好的时候。我也喜欢体能练习和别的锻炼,但它们都不能跟跑步相提并论。所以,当我重新发现了对跑步的热爱,就想尽可能长时间地把它坚持下去。我还在播客上看了很多与跑步相关的内容。”以7分钟跑完一英里的配速去完成6到8英里的长度,这是奥沙利文在“禁闭期”里比较享受的节奏。花了10周到11周的时间,他终于找回了往日的跑步状态。
2013年,奥沙利文的第四本自传问世,书名就是《奔跑》。这本自传记录了他从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间的那段经历——就是他突然宣布退出斯诺克界的那一年(不过一年后又回来了)。结果,在撂下球杆大半年后的2013年5月,他成功卫冕了世锦赛冠军荣誉,将自己在这项尊贵赛事中的夺冠次数累加到“5”。
这个冠军背后的纪录
●奥沙利文职业生涯第六次赢得世锦赛冠军,距离历史第一位的“台球皇帝”亨得利的七冠纪录仅一步之遥。
●本次夺冠使奥沙利文的排名赛冠军总数达到37个,超越亨得利的36个,真正独享历史第一人的位置。
●他成为第一个在职业生涯赢得20个“三大赛”(世锦赛、英锦赛和大师赛)冠军的球员,排在第二位的是亨得利(18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