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广告 “我们的世界杯”回来了!
第A12版:上海体育 2020-10-12
第35届“上港—上汽”杯新民晚报中学生足球赛开战

“我们的世界杯”回来了!

刘闻超

本报记者 陈嘉明 摄

首席记者 刘闻超

第35届“上港—上汽”杯新民晚报中学生足球赛于国庆期间重燃战火,经过5日和6日两天的激烈角逐,目前已经诞生了最终的争冠队伍:上大附校A队和B队会师初中组决赛;蓝少番茄和大石头联盟则将冲击高中组冠军。

本届赛事由上海市体育局为指导单位,新民晚报社主办,上海市足球协会、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东方体育日报社联合承办。今年晚报杯的赛场还迎来了两位好朋友: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携手战略合作伙伴上汽集团,成为赛事的冠名赞助商,双方共同致力于上海市青少年足球发展。同时,本届赛事还得到了金地集团上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以及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的支持。

赛程缩减,精彩不减

高中组16支球队的147名球员和初中组16支球队的176名球员,共计323人参与到今年第35届“上港—上汽”杯新民晚报中学生足球赛中。和以往暑期进行的比赛不同,今年的赛事受疫情影响,在赛程规模上有所调整,然而这并没有削减球员们的参赛热情,上海体育场外场的天然草皮上,一场场激烈的争夺如约开展。

10月5日和6日两天时间里,每天上下午两个时段都有数场比赛同时开打,球场上的小球员们挥汗如雨,球场旁教练员忘我投入。而在赛场之外,球员们的家长则驻足守候,谨遵一系列防疫要求,秩序井然。

“能够参加新民晚报杯这样一个大型的传统赛事,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一次锻炼机会,同时也能通过比赛,增进球员们彼此的友谊,对外也是一次非常好的交流平台。”正如足迹体育队主教练丁申雄所言,晚报杯的舞台给每个有着足球梦想的少年以展现自己的机会,竞技层面的争胜是一方面,培养兴趣和感受对于足球的那份热爱,同样是晚报杯想要传递给广大青少年足球爱好者的初衷。

来自桃浦中学的虎豹队,在高中组的比赛中遗憾止步四强,然而对比去年首轮淘汰赛即失利的结果,今年的成绩已经有了明显进步。身处高中组,1号门将薛家祺日常免不了繁重的学业压力,不过从足球比赛中,他和自己的队友们一起,体会和学习到了坚持的意义:“明年晚报杯,我们会再回来的。”

赛场风采,不仅仅在球员

本届新民晚报杯热闹开踢的同时,学生裁判、学生记者的培训课程也于线上和线下同步开展。

围绕学生裁判的培训,包含了11人制/五人制足球规则培训、传球技术及实战运用、足球运动损伤及预防等诸多课程,采用了线上授课与线上直播的形式,让更多人获取专业的裁判知识。在讲师阵容方面,此次晚报杯可谓是精英尽出:中国足协国家级裁判员阎诚斌、中国足协五人制超级联赛裁判监督杨林、知名教练员奚丁瑛以及罗萧等悉数在列。

与学生裁判一样,学生记者怀揣着对未来职业的梦想,加入到晚报杯的课堂当中。经过前期的火热报名和筛选,10月6日,三十多名来自沪上不同学校的学生顺利入营,年龄最小的更是有刚读初一的学生。无论是体育新闻采写与报道、体育新闻写作指导等理论课,还是理论与实践穿插并行的赛场实地采访报道和体育摄影课,都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追捧。

学生裁判、学生记者培训的举办,让未能参与今年晚报杯比赛的学生可以换一种身份,一同参与到今年的赛事中,感受晚报杯文化的脉络传承。这些学员中,或许不乏未来的国际级裁判和知名记者。

两大赞助商保驾护航

过去34年里,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的举办和传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助力,今年的新民晚报中学生足球赛也得到了两位好朋友的鼎力支持。

以振兴中国足球为己任,以上港“申城正能量,未来大无穷”的建队初衷为榜样,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与其战略合作伙伴上汽集团,一起加入到今年新民晚报中学生足球赛的队伍中,彰显两大国企服务青少年、助力并引导青少年投身足球运动,树立积极向上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心。

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作为晚报杯的老朋友,已经连续第三年现身晚报杯的赛场,此番联手战略合作伙伴上汽集团,作为本届赛事冠名赞助商的同时,还为前来参赛的小球员们送上多重惊喜。10月18日决赛当天将由四支小学生球队带来垫场赛,这也将成为上港新主场“球童争霸赛”,组委会将根据最终成绩、球员人气、各项票选等因素选出的幸运小球员,未来新赛季中有机会担任上港队新主场比赛的球童。

自2016年起,上汽集团成为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的战略合作伙伴,赛场之外,双方始终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用“爱心”回馈社会。本届赛事期间,第二季“上汽品牌体验之旅”继续与大家见面,带你感受由“汽车+足球”强强联合、跨界合作所触发的魅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