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专项资金评审现场
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少儿体育联赛
编者按:上海体育已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全面进入复苏阶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上海体育正用一波又一波的创新举措,跑出“加速度”,为申城市民带来更多体育新体验、新服务。《东方体育日报》每周推出上海体育“新闻眼”栏目,通过解读、分析、评论、综述为读者“换一种方式”看上海体育:我是你的眼,带你领略上海体育的精彩无限。
近日,2020年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奖励名单正式公布,共有21家市级体育社会组织榜上有名。从2017年开始,上海已连续四年开展上海体育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奖励工作,极大提升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级,为市民带来更高质量的体育服务。
作为城市活力的源头,体育服务深刻影响着市民的幸福与健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正在以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为目标,体系化提升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促进本市体育组织朝着社会化、实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制定科学全面奖励体系 引导做强创新第一引擎
创新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在新时代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发展、体育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海市体育总会在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其枢纽型功能作用,通过连续四年开展体育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奖励工作进一步改革创新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有效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体育需求。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上海现有市级体育社会团体89家、体育社会服务机构61家、体育基金会4家。过去,体育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离不开行政力量的扶持,随着体育行业的革新,体育社会组织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去行政化、社会化成为了体育社会组织新的发展方向。面临全新的转型,上海市体育总会作为体育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桥梁,如何在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地引领体育社会组织走向社会化、实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从2012年12月开始,在上海市体育局的支持下,上海市体育总会主动强化和改进枢纽功能,采取给政策、给项目、搭平台、建机制等举措,对体育社团进行鼓励、引导与支持。2016年,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体育局共同出台了《上海市促进体育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7年,上海率先在市财政专项资金中设立体育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并首次发布《体育类社会团体专项资金奖励意见》,随后的2018至2020年,坚持每年发布,并逐步扩大专项资金奖励范围,确保了制度建设框架先行。通过“以奖促建、以奖促律、以奖促管、以奖促育”的方式,不断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翻开《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专项资金文件汇编》,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体育总会设立的单项奖励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具有引领作用。社会服务、人才培育、管理规范和优秀赛事等单项奖励旨在奖励在推广运动项目、服务会员群体、培养后备人才、传播体育文化、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体育社会组织,综合贡献奖旨在奖励全面发展规范建设的体育社会组织。
在今年的获奖名单中,我们就能看到不少熟悉的、活跃的体育社会团体。上海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获得综合贡献奖;在社会服务奖方面,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上海市橄榄球协会、上海市木兰拳协会都名列其中;人才培育奖则由上海市围棋协会、上海市跳绳协会、上海市旱地冰球协会获得;上海市钓鱼协会、上海市跆拳道协会、上海市游泳救生协会则以规范化的管理赢得了认可;上海市网球协会、上海市休闲棋牌协会、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以品牌赛事赢下了优秀赛事奖。
此外,体育社会服务机构也在综合贡献、人才培育和管理规范三个奖项上斩获殊荣。上海吉祥足球运动俱乐部获得综合贡献奖,上海市申童青少年棋类俱乐部、上海市东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获得人才培育奖,上海上体运动与健康研究中心、上海文飞围棋运动俱乐部获得管理规范奖。
对于获奖的体育社会组织来说,专项资金的奖励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体育社会组织走向社会化、实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一以贯之引导持续发展 推动治理能力提档升级
随着近年来体育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专项资金的申报积极性不断提高。2017年以来,共有115家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申报。今年,共35家申报单位,中奖率达到了60%。
专项资金扶持的范围越来越广。2017年,仅市级体育社会团体可申报专项资金奖励;2018年,除了市级体育社会团体,区级体育总会也可以参与申报;2019年,则首次面向社会服务机构展开了申报,覆盖了除基金会外的所有市级体育社会组织和区体育总会。在连续四年“一以贯之”的扶持资金“赋能”下,上海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在行业领域内的治理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为上海市民带来了更高质量的体育服务。
对上海的家长来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已成为每年寒暑假的必选项目。每当报名信息正式公布,很快就被“秒杀”。这个冬夏令营就是由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倾力打造的品牌项目。从2017年至今,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多次获得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奖励,在扶持资金的引导下,协会承担起了引领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角色,在制定行业标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促进青少年体育技能普及、打造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上海市老年人体育联赛、“大手牵小手”乒乓球趣味赛……近年来,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也是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奖励的“常客”。在奖励“撬动”下,市老体协开展的上海老年体育健身工作在着力建设老年体育组织、创建老年体育品牌赛事、鼓励街镇积极组织参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协会通过举办比赛、培训、健身指导、服务配送等多种方式开展老年人的体育健身,进一步提高了申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曾多次荣获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奖励。这个成立于2014年的体育社会团体,目前已成为推进上海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的主阵地。协会在全市16个区设置了联络处,工作范围覆盖全市各街镇。在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的指导下,协会积极帮助各区体育部门推进社区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内容涵盖公共体育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和健身服务等。协会已经成为集活动组织、健身指导、信息服务和体育设施管理为一体的社区体育服务组织。
今年的评选中,上海吉祥足球运动俱乐部被评为社会服务机构类的综合贡献奖。2015年,孙吉受伤从浙江绿城退役。回上海后,他决定学习恩师徐根宝的十年磨一剑,办起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在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体育总会的引导和扶持下,目前俱乐部已有90多名青训教练,为30多所布点学校提供教练师资、带训校队、足球普及等服务,每周培训近3000人次,总计已开设10万节足球课程,覆盖青少年近60万人次。“我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无限好,就看我们如何脚踏实地去努力!”孙吉真切地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对体育社会服务机构的开放与包容。
上海市乒乓球协会刚刚度过一个“创新年”,创新打造了手机乒乓球赛等一系列深受申城市民喜爱的新赛事;上海市跳绳协会在人才培育上效果显著,在2019年挪威跳绳世界杯上,上海跳绳少年以30秒单脚143个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被誉为“电动小马达”;上海市游泳救生协会对救生员制定了注册管理、上岗培训、日常培训、工作考核、以赛促练的精细化管理流程,同时引进互联网技术为救生工作“赋能”,以“人防+技防”的“组合拳”全面提升上海的游泳救生水平;上海市东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通过系列活动、培训,持续为申城亲子家庭提供优质青少年体育服务,同时也为周边商圈带来人气,正在着力打造青少年体育网红胜地……在专项奖励的“赋能”下,不论是体育社会团体还是社会服务机构,都在焕发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正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才能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社会组织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体育局围绕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目标,以上海市体育总会为“枢纽”,以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为分支“结点”,不断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全面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