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杨培刚做专题授课
专题摄影 本报记者 李一平
11月25日,2020年上海市各级各类体校校长及俱乐部负责人培训班在金山区举行,申城市属及区属各级各类体校校长及俱乐部的60余名负责人参与培训。上海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杨培刚、上海市体育局青少(科教)处处长张漪出席并授课,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相关领导出席培训。
本报记者 丁荣
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背景下,本次培训班由上海市体育局指导、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主办,旨在学习新政策文件精神,达成发展共识,共同推动上海各级各类体校新一轮转型发展,进一步促进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建设。
开班仪式后,上海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杨培刚做主题为《助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强化市区体校的使命与担当》专题授课;上海市体育局青少(科教)处处长张漪解读《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浦东干部学院领导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石泉讲述《新时代的领导创新》;上海市体育局人事处处长胡红解读体育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有关文件精神;市东中学校长沈洪做《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当好新时代体校校长》主题讲座;宝山区体育局副局长陆体金做《基层青训工作的社会力量合作探索》介绍;原上海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袁辽新讲授《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训练的组织与管理》;上海市青训中心副主任周战伟讲授《结构化研讨:体教融合背景下体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除了理论课程外,培训期间主办方还组织校长及俱乐部负责人参观了在体教融合方面具有特色的金山少体校,实地进行交流学习。
上海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杨培刚围绕《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构建本市竞技体育发展新体系的实施意见》两份文件,重点阐述了抓好领导班子团结、做好体校发展规划、推进训科医一体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杨培刚强调,基层体校要立足长远,做好规划,要高度重视训科医一体化发展,将青少年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与项目规律相结合,科学选材育才,不断提升竞技体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在于落实,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杨培刚希望参与课程的体校校长及俱乐部负责人更加清楚地了解体校、俱乐部的管理方法和办训目标,狠抓落实,注重细节,用心为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上海市体育局青少(科教)处处长张漪在授课中系统阐述了深化体教融合提出的背景、体教融合的由来与历程、《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解读、上海体教结合工作的主要做法,并对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概况、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重点工作做了详细介绍。
“‘十四五’期间,我们依然要坚持体校办训的模式,同时也要进一步推动体校的转型发展。”张漪在授课中介绍了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未来体校转型的方向。“十四五”期间,上海市体育局将通过大调研深入了解基层体校发展的经验模式与瓶颈困难,以体教融合的理念顺势而为,分层分类开展传统体校的转型发展。
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培训,更搭建了交流、互动、沟通的平台。通过开展本次培训,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积极听取和收集全市体校校长及俱乐部负责人对于“十四五”期间体校转型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将进一步汇聚智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携手共同展望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