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的F1萨基尔大奖赛,将有两名正选车手缺席,同时也会有两名替补车手得到登场机会。缺席者中的第一人,是昨天刚新冠检测呈阳性的汉密尔顿,另一位缺席者,就是从严重撞车事故中脱险但仍需疗养的格罗斯让。在本赛季只剩两个分站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错过“末班车”,但围绕安全而产生的一系列讨论,却不会缺席。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格罗斯让将出院疗养
在HALO、HANS(头颈部支撑系统)及F1其他安全性设计的集体作用下,反应敏捷的格罗斯让从一片火海中顺利脱身。在经过两天治疗后,哈斯车队透露格罗斯让即将出院疗养。劫后逢生的时刻,几乎所有人都在感谢HALO这个曾不被看好的安全系统。
双手和脚踝处被轻度烧伤、肋骨也有多处伤的格罗斯让,他在拍视频跟大家报平安的同时,就表达了对HALO的改观与感谢之情。“以前我不支持HALO,但现在我感谢它被引入到了F1。如果没有它,可能我就没法跟大家在这里说话了。”当格罗斯让从火海中脱身时,他的头盔面罩已经轻度熔化。
在这次的严重事故中,HALO与F1中的其他安全性设计一同发挥作用,为格罗斯让争取到了活下来的机会。但同时必须要认清的是,如果当时他所处的那一半赛车残体没有冲破护栏而是刚好被卡在其中,或者格罗斯让反应没那么快、身手没那么敏捷的话,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所以,本次事故的后续调查必须被格外重视。
为什么赛车会那么干脆地断成两截?为什么火势会起得那么猛?F1竞赛事务总监罗斯·布朗表示,他们需要在后续调查中挖掘出更多原因。“国际汽联会与车队合作,我们必须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看看是否有改进的可能。”“有些事情并没有处于被掌控的状态,大火和断裂的隔离墙都让人忧心,我们必须对已经发生的事做深入分析。”罗斯·布朗承诺,他们“会采取任何需要采取的行动”来维护F1的安全。
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F1都处于一个追求极速但对生命有些忽视的状态。棉质的参赛服,极速而危险的赛道设计,与车速形成剧烈反差的脆弱车身,仅能说是聊胜于无的赛道灭火人员……不过,那个“一切只向速度看齐”的年代已经远去了,如今的F1被系上了“安全带”,车手们再也不必仅凭一把被安在方向盘上的扳手来自救了。每一次事故,都会成为沉重却也富有意义的一课。
HALO系统“真香定律”
两年前,梅赛德斯车队领队托托·沃尔夫说:“如果给我一把电锯,我会把它锯掉。”这里的“它”,说的就是刚救了格罗斯让一命、正处一片夸赞声中的HALO系统。没错,当HALO在2018赛季刚被正式引入时,从车手到车队高层,再到车队工作人员,他们中可能有90%的人都看衰它的功效与前景。
HALO是一套用于赛车领域、为车手在高速驾驶时提供更充分头部保护的系统。按照官方介绍,HALO的前部要能够承受正面83千牛的前方载荷和93千牛的横向载荷,而它的侧面则需承受116千牛的垂直方向载荷和46千牛的前方载荷。且在受到撞击时,它的形变必须控制在不影响车手活动空间的前提下。在考察HALO系统的过程中,国际汽联对车对车碰撞、车对避障物的碰撞和外部因素(如碎片和轮胎)对车的碰撞三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所测试的17个案例中,HALO能对其中15例起到作用。而通过进一步模式演算,使用了HALO系统的赛车能使车手在碰撞发生时受到的生命威胁降低约17%。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被成功安装的HALO应该是F1赛车中最坚固的一部分,应该能够支撑起两辆伦敦双层公交车的重量。但问题是,它拿到的第一印象分实在好不到哪儿去。
“外貌党”们惊讶于HALO与人字拖那抹实难掩藏的神似;习惯于开阔视野的车手们吐槽它遮挡视线,认为没必要强制假装;不过,更糟心的还数车队。国际汽联在2017年年中才宣布,所有F1赛车必须在2018款的设计中都用上HALO。F1赛车的设计向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通常在一个赛季的中段时,各车队来年的赛车设计都已基本成型了,再要嵌入HALO,就势必影响到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数据、车身重心、赛车自重等。
在HALO被引入F1的第三个赛季,曾背负众多质疑的这个系统,它终于迎来了自我证明的机会。尽管,谁都不希望赛道上有如此严重的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