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康乐球诞生首位“市级模子”
第A09版:台球 2020-12-09
弘扬上海传统弄堂文化

康乐球诞生首位“市级模子”

薛思佳

上海市康乐球锦标赛总决赛开球

张善良

周永福

比赛现场

裁判摆球

赛事防疫

在上海市台球协会的努力下,上海传统市民文化之一的康乐球运动迎来高光时刻。11月30日,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中国体育彩票”2020年首届上海市康乐球锦标赛总决赛在徐家汇社区文化中心开杆。经过徐汇、静安两站选拔赛的举行,一共有64位民间高手进入总决赛。值得关注的是,这不仅是上海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康乐球市级锦标赛,同时也产生了第一位上海市级康乐球冠军。 本版图文本报记者薛思佳

小球台唤醒儿时记忆

两借弹、三借弹、长借弹、削薄弹……说起康乐球,“90后”、“00后”的小朋友或许会感到有些陌生,但就是弄堂口这张油光锃亮的方桌,承载了出生在上世纪60-80年代的上海人的青春记忆。在没有电脑和手机的年代,这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通过运动满足益智、健身、缓解生活工作压力的需求。一张木头方桌,十几二十颗子,两根手制的实木棒,三五个志趣相投的好友,就能拼凑出一整个开心雀跃的午后时光。在街头巷尾以及居民家中的庭院或马路口,皆可看见到玩康乐球的人群,甚至在一些工厂、政府机关也都有配备。

随着2020年首届上海市康乐球锦标赛总决赛的举办,一股康乐球热潮在沪上掀起,不仅唤醒了许多人儿时的记忆,更让这项富有海派文化特色的运动再次拉回到大家的视野中,“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比赛,真的感到特别开心。”一位参赛选手言语中难掩自己的激动,而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在比赛中遇见了自己以前的玩伴,“我们以前一起在南市区打康乐球的,后来都搬家了,大概有三四十年没见了,前面在抽签表上看到这个名字很熟悉,再一问还真的是以前一起打球的朋友。”据他回忆,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跑到台球房打上一把斯诺克或是八球,大家只知道康乐球,有时间就跑到固定的公园或是过街楼下过过瘾,时间一长,一块儿打球的人也都成为了朋友。

据了解,上海市台球协会近两年来按照上海市体育局“全民健身”的要求,对康乐球这项经典的“弄堂游戏”、“马路游戏”进行了创新融合。为了保证改良后的康乐球既保留趣味性,又有专业性,市台球协会在广泛征求众多沪上专家建议的基础上,从比赛用台用子标准、统一竞赛规则、普及推广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努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以前我们小时候在弄堂玩的康乐球和现在完全不能比。”康乐球资深爱好者张善良说道,作为业内的“老法师”,他通过自己的经验给予了一些建议,“以前各个地方的球台用料、油漆都不一样,杆子也不一样,玩起来的感觉自然也就不一样。现在都规范化了,打球有种自然而然的享受感。其实康乐球和台球一样的,球台、球杆都很有讲究,有些差别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球手自己知道。”

打球有益身心健康

康乐球,由英文corner ba ll的音译而来,意为“角球”,但在爱好者的眼里,这项运动顾名思义,能够给人带来健康和快乐,“我以前身体不是很好,得过心梗,装过支架,一开始感觉心理压力很大,但自从接触了康乐球这项运动之后,整个人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心情很愉悦。而且接触的人多了,看到的东西更多了,让自己心态上变得更加年轻了。”张善良说道,作为参赛选手之一,他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到社区活动中心或是朋友家里打上一局,“康乐球具有自己的趣味性,在进入市民运动会之后,更增添了一种竞技性,能够会激发大家的胜负欲,希望这样的比赛能够多多开展,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比赛现场的氛围相当火热,既有人为一杆清台的好戏鼓掌叫好,也有人为错失好局而抱头遗憾。据张善良透露,小部分参赛选手的水平不高,不是因为能力方面的问题,而在于“手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球路,但在球台上没办法实现,看得出平时打得比较少,一旦有时间、有机会让他们多多参与类似的活动和赛事,他们会提高得很快。”

作为上海的一项传统运动,康乐球曾是申城街头巷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上海“弄堂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交属性,“通过康乐球这项运动,我在上海认识了很多朋友。”作为一名“新上海人”,1985年来到上海工作的周永福在当时的南市区小东门开启了自己的康乐球之路,此次作为选手参加了这项赛事的较量,“当时就感觉很有意思,入门方便,上手也快。”据周永福透露,他现在在自己的办公室也摆放了一张康乐球台,隔三差五邀请自己的同事或是客户跟自己切磋一把,让康乐球成为了彼此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一个桥梁。

提升打球人口成重点

作为上海市台球协会2020年重点推广的项目,如何解决康乐球的人口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

在近两年的时间中,康乐球项目不断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业,使得这项当年风靡上海的“弄堂游戏”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康乐球的推广一方面在社区,另一方面在学区。对于小朋友来说,康乐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而且对他们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因为球台上千变万化,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线路,所以需要多维度去思考各种情况。”张善良说道,“而且打康乐球需要全神贯注,心要静,可以锻炼小孩子的定力和注意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简单易学又不受场地限制的康乐球运动,更是普遍受到社区居民和莘莘学子的喜爱,有效缓解了居家防疫和运动健身之间的矛盾。

上海市台球协会对康乐球运动的推广工作,也得到了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体育总会的认可和关注,并将康乐球列为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并由此迎来了上海第一次全市性的康乐球锦标赛,这对上海康乐球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我们爱好者来说是一件大事,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张善良坦言已古稀之年的自己希望之后还能参加这项赛事,“现在游戏娱乐活动丰富多彩,选择太多了,但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还是康乐球最有意思。”

据了解,此次总决赛比赛项目为康乐球个人赛(25子),竞赛规则及条例依据上海市台球协会《康乐球竞赛办法》执行。经过为期两天的较量,64位沪上康乐球高手捉对厮杀,王震良最终有幸成为上海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康乐球运动冠军,由此上海也真正意义上诞生了一批康乐球运动的“市级模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