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郎平,六十岁不退休
第A08版:女排 2020-12-11

郎平,六十岁不退休

章丽倩

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数字“60”有循环之意,所以在中国的民俗中,步入花甲的这个生日通常会被视为大日子。昨天是郎平的六十岁生日,通过各种方式,许多她带过的队员、与她共事过的同僚、总在关注她的支持者们都送出了生日祝福。从1960年到2020年,郎平走过的这六十年,既有攻苦食淡的一面,也有展其骥足的一面。如今,因东京奥运会延期而不得不推迟“退休”计划的她,则是在万千关注中,继续肩负使命、断而敢行。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摸爬滚打竹棚记忆分秒必争开荒国际

那个年代的苦,是另一种滋味的苦。

1972年,中国第一次排球大集训的训练基地选址漳州,在场馆和配套设施均稀缺的情况下,当地组织群众义务劳动,用28天时间突击盖了一座有六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馆”。将土、石灰和盐水混合后夯成的“三合土”遇水即潮,队员们一滚就是一身泥,各种磕碰伤更是常见。当年的郎平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记得当时竹棚难免会漏雨,有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这是郎平对那段艰苦日子的回忆。哪怕面对困难,基建和训练也都要快步走,因为——时间不等人。“再苦也要上,再难也要练,一定要夺得世界冠军。”

在以竹竿为架,竹蔑席、油毛毡为顶,“三合土”铺地的“竹棚馆”里,那一代的中国女排一练便是多年。终于,在1981年于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中,她们登顶了,第一次与世界冠军奖杯拥抱在了一起。同时,郎平还有另一斩获——拿到了这届世界杯的“优秀运动员奖”。

以1981年为始,从世界杯到世锦赛,再到奥运会,中国女排迎来了辉煌的“五连冠”时期,而“铁榔头”郎平也就此扬名。

1987年

退役后合上功劳簿

西行求学从零起步

在搜索引擎中键入“郎平”和“25岁”,马上就会跳出许多好奇郎平当年缘何“英年早退”的相关话题。是“五连冠”后的急流勇退,是伤病的牵制阻挠,还是有别的原因?对这段陈年往事,郎平没有再提,当年那个离开得毫不拖泥带水的背影,其实就已是她的交代。

到体委或者体校等“系统内”的工作岗位上担任年轻干部,这是很多功勋运动员的选择,却不是郎平想要走的路。退役后,郎平到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就读,哪怕学得头晕眼花,也坚持每天背80个英语单词。在如此突击半年后,她找到一个机会,决定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

“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撤’,他们总觉得,女排是中国的象征,我是典型的‘民族英雄’,似乎不应该加入这股出国潮。也有人挽留我,‘你是世界冠军,你是有功之臣,国家不会亏待你的’……我觉得自己似乎被误解了,我不是怕‘亏待’,我就是觉得,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学习本领,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1987年4月,郎平离开北京,赴美留学,并将体育管理选为自己的专业方向。

1995年

又一次出人意料

回国执教杀出血路

早年在国家队当运动员时,每逢要出国参加大赛,郎平和她的几个队友都要做一件赛前“常规事”——到北京王府井金鱼胡同西口的四联美发店烫头发。外貌分不会影响比赛结果,关键是心里舒坦。后来,不管是退役后赴美留学,还是顶着压力回国执教中国女排,郎平都是跟着自己的心意走,图个心里舒坦。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古巴女排缔造八连冠神话,而中国女排的状态却是急转直下,不仅与“三大赛”之巅无缘,甚至到了1994年世锦赛的时候,只拿了个第八名。正是在队伍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中国排协把电话打到了时任日本八佰伴全明星队教练的郎平那里。

“回国、执教,这个动作确实非同小可,也许会又一次改变我的生活和命运。而执教工作之多,也可想而知。但我更清楚,女排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女排打球已经超越了排球、超越了体育本身。虽然,我离开国家队那么多年了,但大家还是想着我,在女排最困难的时候,要把这副担子交给我,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是一种信任和托付。”在郎平的自传中,她清楚地记录下了那一刻的心境。“我也反反复复考虑:也许,正因为没有了家庭,心空出了一大块,应该有东西填补;也许正因为女儿还小,不懂事,我还可以抓紧时间干两年。”后来大家才知道,当时郎平正处在要结束一段婚姻关系的状态,心里惦念着女儿,还有诸多不得不去处理的分手俗务。

以主教练身份回到正处低谷的中国女排,郎平肩上的任务很重,马上投入到仿佛“二十四小时都在上班”的拼命状态。付出,终有收获。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1997年亚锦赛冠军、1998年世锦赛亚军……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排坛再次争得一席之地。

2013年至今

提携朱婷“跃级成才”

为中国女排找到超级C位

没有郎平,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朱婷。这份相知相识与一路提携的情谊,已成为中国体坛的一段佳话。

往年郎平生日,朱婷要么是当面祝福,要么是发短信,这回由于是前者的六十岁大寿,所以朱婷就用上了生日祝福视频的新方式来表达心意。“感谢郎导这一路来陪我们一起走过很多重要的时刻,也带领我们站上了很多冠军领奖台,非常感谢您!希望您永远开心、健康!”

在既看重天赋又讲究后天努力的竞技体育圈里,教练的破格之举,没准就意味着一位超级球员的诞生。曾经的“铁榔头”郎平如是,如今的朱婷亦如是。

当年,时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让入选国家队仅一个月的郎平,在1978年曼谷亚运会中直接顶上主攻位置,去与如日中天的“东洋魔女”日本队对轰。后来人们见到的便是,郎平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从进入北京女排青年队到跃升为国家队绝对主力的蜕变。同样“跃级成才”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朱婷的身上。2013年,朱婷从一个国青队的小将一跃进入国家队,并成了中国女排的主攻手。

郎平对朱婷的看重,在中国女排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后,有了新一层次的体现。能在20岁出头的大好年纪就到海外顶级联赛磨练,朱婷堪称中国女排第一人。“出去看看,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心境才能开阔。”郎平为朱婷的留洋路大力护航,因为在她看来,留洋带给运动员的收获不仅是排球方面的提高,也能在生活中提高他们的个人管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是郎平又一次果断而智慧的选择。

2019年

电影《夺冠》制造契机

母女间可贵的跨代际对话

电影《夺冠》唤起了很多人对老一代中国女排的记忆,也让郎平的女儿白浪第一次如此公开、直接地与世人见面。由于在这部电影中饰演了母亲年轻时的角色,白浪也为留在自己心中多年的一些“未解之谜”找到了答案。

谜团之一,当然就是郎平当年决定回国执教的原因。在小时候的白浪看来,如果妈妈能在家门口的麦当劳里工作,那就是一桩很美妙的事。1995年郎平回国时,她女儿还不满3岁。

还有些答案,白浪在早些年当校排球队运动员时就已明白,不过在这次拍摄过程中,她又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了在形体上与年轻时的母亲尽可能靠拢,白浪总共减了30斤,而为了让拍摄时的动作尽可能逼真且兼具艺术美感,她在摸爬滚打中也没少受小伤。

电影中1981年世界杯决赛的中日大战,那是白浪印象最深的一场戏,足足拍了八天,拍到后来她甚至累得哭了起来。“我当时想,我就是演一部电影,妈妈那时候肯定更不容易。”拍完《夺冠》后,白浪对妈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

“小时候,当女儿向我跑来时,我会不敢抱她,因为我怕抱不动她。”多年老伤在身的酸苦,加上执教中国女排后的操劳与压力,这滋味其实郎平也很少会对外人提起。

2020年

疫情导致奥运会延迟

花甲之年领军再上阵

疫情令东京奥运会延迟,也让郎平的“退休”计划不得不往后靠。对已到花甲之年且素有伤病之困的她而言,这当然是一重挑战。

而对中国女排姑娘来说,东京奥运延期也是新的、更严峻的考验。仍未恢复的国际大赛,日复一日的训练,几名高龄队员不确定的状态……这些都会让备战过程变得更为困难。但是,郎平的态度很坚定,“不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心中有目标,身边有战友,就有动力去坚持和拼搏。”

团体项目中没有完美的个人,一切成绩都应归功于集体。所以,在身体状况仍能让郎平坚持在第一线的情况下,她一定选择与队伍共进退。

郎平生日发文

我也没想到从18岁入选中国女排,从1978年12月10日我在泰国曼谷度过在中国女排的第一个生日,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一直在一线,每天和排球在一起,能坚持这么久。

真是发自内心感谢排球,让我认识了这么多朋友。我能坚持到现在,也得益于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因为热爱,走到现在,也因为热爱,还会继续向前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