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体育
刚锋武术俱乐部
今年,上海市体育局面向社会力量首次评选了“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训,进一步拓宽申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近日,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首次在面向全市的业余训练督导中纳入了社会培养基地,同时各区体育部门也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扶持社会培养基地,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李一平
一线教练走进俱乐部督导训练“传经送宝”
12月19日,在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牵头下,上海武术院教练李淑红、裴小奇来到刚锋武术俱乐部进行督训。随着太极拳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许多俱乐部学员家长都希望让孩子一开始就练太极拳。对此,上海武术院武术高级教练李淑红表示,青少年有一些武术基本功后再练太极拳会更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太极拳技术。“孩子对武术有一定了解后,才能更好地掌握太极拳,同时专业的太极拳运动员还需要有稳得住的性格。”
作为上海优秀武术运动员汤露、周黎、朱宏燕的带训教练,李淑红在督训过程中也积极为社会培养基地支招:每100到200个孩子里总能发现一到两个武术好苗子,关键就在于俱乐部如何与家长沟通,保证训练的时间和质量。“可以带好苗子去现场观看上海市一级乃至全国的专业武术比赛,通过开拓视野来激发孩子训练的积极性。”
据宝山区刚锋青少年武术俱乐部负责人信亚威介绍,作为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目前俱乐部在全市有12家门店,有1300余名学员。俱乐部有专职教练员46名,他们都曾是专业武术、散打运动员,其中不乏全运会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为进一步加强办训质量,俱乐部每个月都有月度大培训,每家门店每周还会有周培训,俱乐部把内训与绩效考核挂钩,要求每个教练员必须参加,达到精益求精。
刚锋武术俱乐部教练总监王康达表示,目前俱乐部已经从千余名学员中精心选拔了10个好苗子进行精雕细琢,希望能够在家长的支持下,通过俱乐部专业训练,将他们培养输送成为上海武术的未来之星。
区体育部门加大扶持俱乐部有了全新目标
12月16日,长宁区体育局为万国体育举办了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激励万国体育继续以高质量、高水平培养优秀的运动员人才。作为首批入选“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的单位,目前万国体育在上海拥有接近8000名会员,其青少年会员的数量在所有的社会培养基地中即使不是第一,至少也是前三名的位置。
万国体育拥有以原国家男子重剑队主教练肖剑、原加拿大国家队及奥林匹克队教练米歇尔·德苏罗、原国家队男子重剑组教练胡焕强为代表的,包括多名原国家击剑队主教练、国际和国内的击剑冠军在内的近500人的教练团队。“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年的时间里,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在全国的青年赛、少年赛或者是儿童赛上争取可以拿到冠军的成绩。”万国体育集团副总裁、原国家击剑队男子重剑主教练肖剑表示,通过吸纳优秀退役运动员,扩大招生规模,多中选好,好中选优,这就是万国体育作为社会培养基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此次评选,长宁区将更好地推动社会体育组织参与青少年业余训练这样一种新兴办训模式的发展,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方式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