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工人阶级曾是足球的先锋队 名字背后的文化 “非必要不返乡”的奥运联想 足总杯见证奇迹 三浦老否
第A02版:专栏 2021-01-15

名字背后的文化

姬宇阳

姬宇阳

说点关于球队名字的题外话。

前几天又看到一个来自日本小学生的调查,日本小学男生最想从事的职业前三名里,已经连续好多年包括了足球运动员。

为什么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可以有这么多孩子喜欢足球?和足球在日本的正面形象肯定有很大关系,而这正面的形象不仅仅是因为日本国家队的成绩,很大一部分也在于过去这么多年里,日本足球界上上下下都非常注重自己的文化符号的打造。

各位可以去网上搜一下上赛季日本J1联赛俱乐部的名字。再对比一下前两天我们看到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申报的中性名字的候选名单。至少有这么几个地方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第一,日本J1联赛的18支球队中,按照翻译成中文的字面意思理解,有13支球队的俱乐部名字是四个字。选择地名加FC的,类似于我们的某某(地名)队的这种方式,只有横滨和东京两家。

从汉语的这种感觉来说,四个汉字,也就是地域+两个字俱乐部名称的组合,是总体而言最合理的一种选择。汉字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在于,其选择范围非常大。简单的例子就是,英语里面的“我”就是“I”或者“me”,但是你看看汉语里面,一个简单的“我”,可以用多少不同的字去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点,在中国足球俱乐部的很多名字身上,你感觉不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再说到这些日本J1联赛球队的外文名字。特意去了解了一下,括号里的他们的国际名,其实不光是英语,有些是拉丁语,有些是意大利语,甚至有的是拼接造词。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自行搜索。

第三,这次中国足球统一的更名行动,其实本来也是给了很多俱乐部一次新的品牌、新的文化符号重新打造的机会。但是看看前两天曝光的那一大张名单里的大多数名字……

结论:中国足球的落后是全方位的。别不服。真是这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