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破圈背后  足篮打水一场空
第A10版:专题 2021-03-17
范志毅金句频频向男篮“开炮”

破圈背后 足篮打水一场空

薛思佳

范志毅

周琦

郭艾伦

中国男篮和中国男足,这对中国体育的“卧龙凤雏”和“流量担当”近日成功破圈,靠的不是成绩上的“咸鱼翻身”,而是国内一档知名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新华社

几位篮球人的“自嘲精神”也是一种选择,但在自嘲之后千万别忘了自省。体育英雄不一定是常胜将军,但不可缺少的是对项目的尊重和热爱。集体项目的体育明星既是有着个人意志和商业诉求的个体,也是代表团队形象的重要一员,还是从事这个项目的年轻人心中的榜样和偶像,应爱惜羽毛、谨言慎行。《吐槽大会》节目的初衷或许是博人一乐,然而周琦、郭艾伦和杨鸣不应一笑而过,而应勇于自省、知耻后勇。

五星体育 庄宁宇

吐槽周琦火箭生涯,大家一笑了之,也觉得周琦笑得大方,火箭生涯到底只是个体失败祸不及他人。可拿国家队和集体项目“砸挂”,在问批评者们有没有娱乐精神之前,显然应该先问问当事人有没有真的和球迷队友共情。这也是为什么圈外人看这期节目嘻嘻哈哈,篮球人却直跳脚。说到底,球迷压根没打算在这件事上与你和解。

体坛周报 杨毅

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节目很好笑,但话题和现实并不好笑。体育在中国毕竟是小众,很多观众并不知道男篮世界杯的失利对于这个领域来说意味着什么。自1984年中国回到奥运大家庭后,这是中国男篮第一次缺席奥运会。由于改制,只有世界杯上成绩最出色的亚洲球队才有资格进入奥运会,2023年世界杯在亚洲的日本、菲律宾和印尼三个国家同时举办,有三个东道主,你很难想象中国男篮能在那一届世界杯上成为成绩最好的亚洲球队。中国男篮可能在10年的时间内和世界大赛是脱轨的,这10年里的中国篮球趴下了。将心比心,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事业在10年时间里趴下了,你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中国青年报 杨屾

我很高兴看到,在这件事上,不同立场的人没有太多相互之间的谩骂,认为我就是对的,你就是错的,而是在探讨吐槽边界究竟在哪,破圈儿的底线究竟是什么。但说句实话,国家荣誉和个人的天平,其实在过去几十年,都在向一个方向倾斜,且看似是不可逆的。至于老一代人的观点,不能说不对,不能说没有价值和意义,但可能也会越来越没人在乎,就像我们长大后,觉得父母的观点是如此陈旧一样。《吐槽大会》娱乐的是大众,不会在乎偏安一隅的,体育圈和体育媒体圈的感受,感到不愉快的只是很小很小很小的人群。

范志毅妙语连珠 周琦节目致歉

出乎意料的表达能力和娱乐精神,让范志毅又一次登上了热搜。自誉为受邀“拯救”中国男篮和敲敲警钟的范志毅,用接二连三的爆梗和犀利的吐槽引发网络上的一片热议,无论是对周琦“我上去用脚都能传给别人,你拿手都不行!”的揶揄,抑或是对郭艾伦“世界杯生死战,只拿1分,篮球只拿1分不容易的”的拆台,都引发了现场的一片掌声和欢笑,而“脸都不要了”的经典重现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众转载和评论。

众所周知,《吐槽大会》就是通过对嘉宾揭老底,疯狂吐槽来娱乐大众,看似是触碰了底线实则无伤大雅。周琦、郭艾伦能够走上节目含笑面对别人对他们篮球生涯的疯狂吐槽,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他们正在走出那场比赛的阴影,但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来揭开中国篮球的“伤疤”,对于不少球迷而言显得有些残忍。在他们看来,中国男篮在家门口的篮球世界杯上遭遇的滑铁卢,是一出悲剧,是一段让人不愉快的回忆,乃至是一次对中国篮球人沉重的打击,而周琦和郭艾伦作为最重要的两名国字号成员,似乎并不合适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这个充满荒谬的场合,让喜欢和支持中国篮球的人们感到唏嘘不已。

或许是为了暂时平息外界的争论,在《吐槽大会》的最新一期预告中,放出了周琦在节目中真诚致歉的视频,“我还是最想跟球迷们道个歉。我知道那场比赛,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也知道光道歉是没有用的。作为运动员只有打出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今后我一定认真训练,认真比赛,为国争光,用实际行动向球迷们证明。”

在外界对于《吐槽大会》从吐槽郭艾伦、周琦个人上升至整个中国男篮,节目组也有的放矢地放出了郭艾伦在节目中的一段话:“因为篮球世界杯的表现,大家对我和周琦的评价都很差。作为国家队运动员,这都是我们应该承担的。我其实对自己的失望比你们多得多,但是过去的也过去了,只能向前看。你们可以说我打得菜,但是我代表不了中国男篮,我希望中国男篮以后打得越来越好。”

王仕鹏“双标”引发热议

范志毅当然有资格有底气吐槽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吐槽大会》第一次设置体育专场,此前包括邓亚萍、孙杨、林丹、冯潇霆等体育圈人士都曾经受邀参加这档脱口秀节目,但论出圈程度,都无法与这一次相提并论,而同样做客过这档节目的原中国男篮球员王仕鹏则公开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其实是在我们伤口上撒盐,我特别纳闷,什么时候足球运动员都可以去评价我们篮球的好与坏?”

王仕鹏的言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发酵。在此之前,就曾经有网友质疑范志毅为何有底气能够站在台上来吐槽中国男篮,而其本人在节目伊始就直言不讳地透露过自己的顾虑,表示未曾想到“中国篮球能让中国足球来拯救”。

翻开范志毅的履历,作为两届中国足球先生、一届亚洲足球先生,他曾经帮助中国男足踏上过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舞台,并且留洋成为英国水晶宫的队长,其在中国足坛上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可以比肩中国篮坛的王治郅、易建联等球员,通过娱乐大众的方式为郭艾伦、周琦乃至中国男篮敲敲警钟,无可厚非,而他的结束语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男篮目前的处境,“篮球,确实没以前打得好了。”

作为中国体坛男子三大球成绩最好的球队,中国男篮虽然不曾像中国女排一样站到过最高领奖台,但几代篮球人同样用自己的血汗浇筑了这一块金字招牌。时至今日,球迷们依旧会记得2006年日本男篮世锦赛,王仕鹏绝杀斯洛文尼亚的热血,会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五棵松体育馆,主场对阵美国男篮时的沸腾,会记得2015年长沙亚锦赛,全场《歌唱祖国》的感动。或许20年后,50年后,他们还会记得2019年男篮世界杯,不敌尼日利亚后的鸦雀无声,会记得姚明那句坚定的“我”,但愿这个故事的注脚不会是范志毅在《吐槽大会》的场面,而是中国篮球知耻而后勇的起点。

如何在质疑和批评中走出低谷,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或许能够一语点醒梦中人,“兴你打成这样,不兴别人说,是不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比赛打好。”

想要挣回面子只能成绩说话

为了推广体育运动,寻求破圈,体育明星娱乐化在近年来成为了一种潮流,无论是邹市明、田亮等个人,抑或是中国国乒、中国女排等团体都在综艺节目上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但恰恰是中国男篮和中国男足只能以“负面”的形象被人们所记住,其根本还是回归到竞技体育亘古不变的道理:用成绩说话。

以调侃和挖苦中国足球为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吐槽大会》之前,春节联欢晚会的不少经典相声和小品就曾经通过讽刺中国足球的方式,博取台下观众的一片掌声和欢呼。时过境迁,嘲讽的声音越来越多,但中国足球不进则退,甚至连中国篮球也加入了这一被取笑的行列,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没想到我的吐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其实欢笑之余,希望大家多多为中国足球和篮球加油。如果因为我的吐槽,中国足球和篮球的水平有那么点提高,那我的目的也达到了。”毫无疑问的是,范志毅通过自己独到的表演方式赢得了满堂彩,但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他更希望这成为一种鞭策和激励,“自己对中国足球乃至篮球都有一份情结在,还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把足球和篮球的传承重新建立起来,而不是当做一种笑话。”

在槽点满满的情况下,《吐槽大会》顺利地完成了“破圈”,但助推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更像是一纸空谈,不懂篮球和足球的人们或许只会记住“周琦的杠铃不如鸡蛋灌饼大”“亚洲第一后卫只能在世界杯上拿到1分”的玩笑,而想要扭转舆论最终还是要回归竞技场上的表现。对于中国男篮而言,他们还有一个东京奥运会落选赛的机会,即使出线的机会不到1%,但依旧是他们重新为自己正名的机会,而中国男足还有世预赛的任务在身,在“归化风暴”刮起的当下,倘若“阴沟里翻船”,直面他们的又将是一场无法想象的舆论风暴。

范志毅金句

他们是差成什么样,能让中国足球来拯救他们……

我上去用脚都能传给别人,你拿手都不行,姚明姚主席直接气得矮了半截。

世界杯生死战,哎哟~我没搞懂,1分!拿1分啊!篮球只拿1分不容易的。

就在家门口都打成这样脸都不要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