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宇阳
上个周末本来有一件事想聊一聊,在欧洲五大联赛的同一个比赛日里,日韩球员状态大爆发,一共完成了五个进球。并且还是在亚洲头牌孙兴慜与阿森纳比赛时大腿拉伤而中途下场的情况下。
但是上周日晚上一场和体育有关的吐槽大会,却成为过去几天最热的新闻。
一个广受关注的体育运动项目,一旦它的成绩不理想,它的从业人员在中国民间舆论场里的地位和角色定位,通过本期吐槽大会,清晰可见。
以前只有中国男足充当这个角色,而今中国篮球也后来居上。
有空可以去看一下中国足球队官微,该微博的评论区,设置了只许互关者评论的功能,也就是说,国足官微的评论区,已经对普通球迷不开放很久了。
不是说体育不能破圈,但破圈的方式除了当笑柄,还有别的。
比如说,仍然位居世界最高水平的中国女排,可以被拍成励志电影、可以参加国庆典礼。
再比如足球职业联赛刚开始的黄金岁月,1996年春节晚会,徐根宝范志毅可以和申花教练队员一起出现在上海春晚分会场,隔空与北京现场的国安合唱《真心英雄》。
当年做球员时的姚明,可以在最受瞩目的地点与场合,成为北京奥运火炬的接力手。
而现在,三大球中的两大球,却只能在《吐槽大会》节目上,以这样的方式博大家一笑。
真的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因为这期节目成为篮球或者足球迷吗?
我希望如此,虽然也深表怀疑。
至少我们当年开始热爱足球和篮球,是因为在赛场上看到了自己的英雄,不是因为体育让我们搞笑,而是体育让我们肾上腺素飙升、让我们热泪盈眶。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虽然在吐槽大会上,几名国字号运动员被开涮得可以,但在真正热爱体育的体育迷眼中,那些所谓脱口秀网红,完全没法和国字号的顶级体育运动员相提并论。